第五九五章 炮舰外交(五)舰较量!(2 / 2)

加入书签

当然,在航速设定上,双方都限定在25节这个比较可信的数字上。

既然是演习,当然不可能真的一样你来我往捉迷藏好几天,都互相找不着。

在没有雷达的时代,即使是风平浪静的气象条件下,想要在茫茫大海上找到敌舰的踪影,都是十分困难的事。到了晚上,大家都跟瞎子差不多,很难看到从十几公里外擦肩而过的敌人——尤其是。实行了灯火管制的袭击者。

不过在演习中么,就容易的多了。

设定中,敌舰对一条运输有贵重物资的英国万吨轮发起袭击,敌巡洋舰开炮警告,试图俘虏这条货轮。但忠诚无畏的英国船长断然拒绝这一卑劣要求,并同时偷偷发出求救电文。是的,英国人在最近几年,已经开始在重要远洋货轮上偷偷安装了无线电报机。

敌舰显然没有预料到,恼羞成怒之下,他们开炮击沉货轮。一无所获。

但英国海军却因此而知道了他们的大约位置,西印度舰队当即从所在位置向前逼进,并在一天早晨,凭借其余两个货轮的观察坐标。抢先一步拦截在敌舰前方。

几个小时之后,英国优秀瞭望手的敏锐眼神,成功捕捉到三十公里外的敌舰。

与此同时,敌舰也发现了英国西印度舰队的身影。于此,双方开始进入正式的交锋阶段。

克拉多克少将亲自上阵,负责指挥整个战斗。

一开始。英国舰队便凭借对海域的熟悉,以及对附近气象条件的了解,抢到了上风头——这也是风帆时代留下来的习惯。随后,双方开始你来我往的抢夺t字头阵位,——这又是来自中日甲午海战和后来的各国混战当中,总结出来的经验。

双方设定的战列巡洋舰形态,都是同时至少有三座炮塔可以开火射击,这与中国方面使用的战列舰三座炮塔的结构正好契合。只不过开火的时候,只能用两门炮。

如此一来,双方的实力暂时看去是差不多的。

不过在那之前,仅有的一艘落后前无畏舰,应对起来便比较艰难,且非常危险!毕竟它的航速略慢,机动能力比不上对方好,而且主炮威力和射程方面,明显英国人这边要弱一筹。

故而,纠缠住对方限制其行动,才是主要的,正面死拼,不是上策。

英国战列舰勉力缠斗敌之战巡,同时派出两条老旧的巡洋舰从侧面绕过去,企图干掉袭击巡洋舰和补给舰。还有一些航速更加不堪的家伙,则摆出打酱油的姿态从外围游弋。

但克拉多克少将却不会真的让它们当摆设,事实上,他下令各条战舰都把鱼雷准备好了,一旦机会合适,将毫不犹豫的冲上去,一股脑的发射出去。虽然这时候他们的鱼雷射程仍然不咋地,不过只要有一头血牛在前头顶着,硬抗硬打的话,有很大几率坚持到鱼雷成堆释放的机会。

不管怎么说,英国前无畏舰的装甲厚度和强度,还是很不错滴。

袭击舰队显得比较自负,面对数量上占优的英国舰队,他们没有马上凭借航速逃走,另外那条补给舰也跑不快。航速占优的战巡与对方周旋几个圈子之后,陡然不管阵位的偏离,迎着战列舰笔直冲上去,并在12公里距离上,悍然开火!

仅仅有光学测距仪和机械式计算机辅助的条件下,十二公里外没有多好的准头,不过德国人的舰炮技术是值得称赞的,它们的精度也令人满意,因此,首次发射的两发炮弹尽管离着目标很远,却成功观测出来对方的大略距离。

对于这一结果,呆在敌舰上的英国观察员提出抗议,他们认为仅仅凭一次炮击,不可能那么容易的形成坐标参照,起码你得多打几次才算合理吧?

出身老北洋的舰长心里一阵嘀咕,要不是得照顾你们这帮孙子,老子第一次形成跨射都没有半点儿问题!还用得着用染色炮弹去标定?

可谁让人家是主办方呢?再说了,演习演习,用的都是空包弹,光听响儿不见炮弹落下来,只能依靠双方同步报出的观测数据,在导演部那里相对计算之后,得出大略的结果。无论如何,都不可能确定逼进命中的效果,那太不像话了!

没奈何,袭击舰只能吃了这闷亏,不过进攻依然不改。在紧张的装填之后,双方逼进到10公里,再次开火!

空炮打起来也是场面壮观,烟火升腾,四处弥漫,跟真的一样。

这一次,袭击舰报出的坐标诸元更加的精确,英国人实在也挑不出毛病来,只好承认他们已经形成了跨射,双方正式进入你死我活的直射杀伤距离!

如此凶猛的攻击,让克拉多克少将稍微有点措手不及。不过他也是个有性格的将领,在这种展现勇气的战场上,他绝对不能在真实的中国人面前给人看出软弱来。

于是乎,他一边按照规定向舰队、印度殖民总督府、英国海军司令部分别发出电文,一边指挥战舰迎着敌舰冲上去,准备火炮!

该舰的前部双联装主炮射程勉强超过十几公里,但精度在七公里之外就没法看了,这也是为什么,当时制定的战术要求中,将交战距离控制在三到七公里之间。再远了的话,英国的光学测距仪就不准了,近了的话,对方哪怕落后的火炮,也能发挥可怕的杀伤力!

于是乎,两条战舰你来我往,轰轰个没完。距离也从十公里不断的拉近,很快突破七公里危险边界,继续朝着五公里挺近。

在此过程中,双方都没有被判定为命中的打击,不过袭击舰却有两次近失,英国战列舰受创!

克拉多克少将和后方看热闹的英国人脸色都不好看了!(未完待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