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6章 任我行(1 / 2)

加入书签

“哈?国师?”朱瞻尘都惊呆了:“这又是什么意思?”看着朱高炽手里拿着的盖着朱棣宝印和传国玉玺大印的圣旨,朱瞻尘都快要惊呆了。

震惊到,本来正在运转如意的内力差点没直接行岔气,走火入魔。大明朝啥时候还出现了一个国师的职位?而且,听着这描述,似乎是总领佛道之事?那僧录司啥的怎么办?

“你爷爷说,你武功高,正好管理这些事,毕竟……”朱高炽温声细语的劝导到,国师这个位置实际上并非是每个朝代,每个朝堂,每个帝王的必须设置的职位,而国师的职务也从小到大,全看帝王心思,大一点的,几乎堪称小皇帝,从军事到政治,从朝堂到江湖,几乎都会响应国师的意志。

小一点的,就纯粹是一个朝堂上的吉祥物,当年朱元璋召见张三丰,就是想要封他这个职位,不过张三丰不太喜欢朱元璋,也对大明有意见,这才不曾应召,不然现在大明的国师就是张三丰了。

至少得那位大明宗室的宗师,因为身份特殊,不太适合放到明面上做国师,所以这个位置也就一直没设立。如今朱棣又把朱瞻尘封为了国师,同样的也为朱瞻尘划分了权力范围。

名义上是管理僧道之事,实际上隐隐约约的也有管理武林的意思,毕竟,僧道是什么?前者是佛门,后者是道门。但是在这个武道盛行,而仙佛退隐的世界中,全真,正一隐世而不显声明,佛门诸宗不问世事,不过这不代表他们对于江湖没有影响力。

在上一个时代中,因为中原地带纷乱,所以为了能够安全,两家都把自己的主力投入在了中原附近,比如道门在武林中推出了一个中神通王重阳成为五绝之首。

这位重阳祖师做过金国天眷元年甲科进士,后来因为觉得自己的才华不得施展这才专心修道。修道之后,道统被金庇护,元世祖封为“重阳全真开化真君”,元武宗加封为“重阳全真开化辅极帝君”。

直到这位重阳真人羽化后,道门有能人观天象得知大势将要回归中原,这才重新扶持了张三丰。

那个时候,佛门自然也不是没人在的,五绝之一的南帝段智兴虽然名为南帝,实际上却是佛门推出来的代表。

毕竟,众所周知,段家的帝王向来与佛有缘,段家出的皇帝大多都会在中年出家,而出家的地点自然就在他们的皇家寺院天龙寺或者说是崇圣寺。

天龙寺中的禅师大多都是段家人,精修佛法。而他们的绝学一阳指便是佛门一指禅演化而出的武功,而一阳指衍生出来的六脉神剑,看似对应奇经八脉,实际上对应的是六根眼、耳、鼻、舌、身、意产生的六尘色、声、香、味、触、法衍生出来的六欲:见欲、听欲、香欲、味欲、触欲、意欲。

修成六脉神剑,大多都是六根清净者,段家对于六根清净一道有着惊人的天赋,他们对于看的,听的,闻的,吃的,用的等物质要求很低,只是为人风流,代代相承,红颜知己遍布天下,欠下了一身的风流债。

不过就是因为这身风流债,段家人早早地就主动的或者被动的看破红尘,最后出家为僧,堪称佛门支柱。

直到后来,中原平定,佛门的主流才终于回归,在之前封寺多年的少林寺这才重开大门,重新在江湖之中扬名,比如说和张三丰同时出世的四大神僧,就是佛门扬名之始。

如今佛道两家的魁首,一个是武当,一个是少林,不仅是佛道两家的代表,更是江湖之中“六大派”之二,不过这些年,其他四家名声衰落。本来好好的峨眉派,在掌门辞职,跑出海找自己的竹马情人之后,越发的没落,其他三家也不用多说。

如今,名为六大派,实际上成了“两超四强”的局势,这两超说的就是少林和武当,也就是说,这一佛一道两家门派足以影响武林大势。

而朱瞻尘总理僧道之事,也就意味着拥有管理少林和武当两家的权力,同样也可以借助这两家的力量插手江湖变化。

只是,无论是江湖,还是简简单单的僧道两家,都不是好招惹的,毕竟,这两家……

朱瞻尘叹了一口气:“这圣旨能不能让皇爷爷收回去,这可是一个麻烦事。”

“这是一个麻烦事,但是,尘儿,这重担也只能交给你了。”朱高炽面露难色,当年朱元璋登基的时候,手下班底里有不少都是武林中人,比如他的好兄弟徐达,实际上曾和他同样都是明教中人。

后来,朱元璋接手了明教义军,除了几个真的不愿意受约束的武者之外,大部分都被他纳入麾下,成为了明军。

里面自然也有不少武林高手的,这也让当时的明廷对武林,江湖有着相当大的影响力,虽说不至于令行禁止,也不能够明面操纵,但是暗地里还是能做些什么的,至少在大明建立初期,凭借着这种暗中的影响力,真的是稳定了武林的局势,不至于让武林跟着一起闹腾起来,让一些不法之徒趁乱搞事。

不过,后来随着明廷的逐渐正规,再加上朝廷上那些个江湖中人关系不错的老将们或是寿终正寝,或是暗伤爆发,亦或是被朱元璋清理,导致朝廷对武林的掌控力度减弱。

本来还算可以的影响力已经降低到了极致,朱元璋临死前把这些当时还算强的武林势力留给了朱允炆,可惜的是朱允炆登基没几年就被朱棣踢走了,带着这些势力准备东山再起。

朱棣这边掌控武林,江湖动向只能依靠着自己做燕王时积攒下来的底子,以及靠着手下武将们维系着和武林,江湖的联系。

当年朱元璋在位的时候,武林中的所谓“侠”哪里有这么多?到了现在,各种大侠行走江湖,还有一部分,看见不顺自己意的,无论正邪都要动手,事后还美其名曰“惩奸除恶”。

这就是朱棣靖难之时,如今五次北征还算是威压天下,这些侠士们还没胆子去府衙之中“惩奸除恶”,不过照这个力度下去,怕不是很快就有人来他们皇宫里“只诛恶首”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