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争议的状元人选(1 / 2)
会试结果终于出来了,朝廷果然一次性录入了一千人。
士子们悬着的心终于可以落地,原来虽然皇帝已经昭告了天下,但毕竟没有见到榜单,心里还是不落忍。
等正在放榜之后,整个京城顿时一片欢庆之声。
即便是今科落榜的士子也没有多少怨言。
为何?因为朱佑樘已经昭告天下,从今科开始,今后都会录入一千人,而且视情况而定还会扩招。
见到榜单名额之后,士子对昭告的内容再无疑虑。
这是一个明确的信号,从今往后只要读书,就有机会做官。
所以此时全京城对朱佑樘是一片赞誉,对科举改革是更是举双手欢迎。
一说起张谊等人那就是咬牙切齿,以死相逼君上如此大逆不道之人竟然敢哭阙君上,实在是枉为读书人。
他们一致认为对于张谊他们只是剥夺功名,处罚实在是太轻。
一些投机取巧的士子以为就此抓住了机会,商议着再次向通政司递万民书,有态度激烈之人更是主张将张谊他们午门斩首,温和一点也是将张谊他们发配边疆戍边。
士子们对朱佑樘那是各种歌功颂德,俨然要将朱佑樘吹嘘为一代明君。如今要是谁再非议朱佑樘的不是,士子们立马化身为大喷子,喷得那人连爹妈都不认识。
毕竟像朱佑樘这样替读书人着想的皇帝若不是明君,何人才够得上明君?
可以说如今朱佑樘的声望在士子们心中达到了最高值。
一晃三月十五这一日就到了,朝庭也按照惯例如期举行了殿试。
会试中试的士子们全都穿戴整齐鱼贯而入来到皇城内。
排在队首的郝然竟是费宏,随后则是涂瑞,刘春,王守仁。
这次的考生们都比较放松,因为按照常规,会试中试之人,在殿试都不会被黜落,只会排名次。
而且皇帝诏告已经明确说明,此次殿试结束所有参加考试的考生还需进入政务学院学习三年,三年之后视情况而定官职,所以此次考好考坏影响不是很大,因为还有三年时间再进行比拼。
士子们找到属于自己的座位好之后,先躬身对御座上的朱佑樘行礼,朱佑樘还以拱手礼。
吉时到来,大汉将军鸣锣三声,接着监考官大声喊道:“开考!”
考生及时落座,紧接着开始进行答题。
想不到这次考的还是策问,而且要求更宽泛,喜欢不受约束的都面露喜色,习惯了在条条框框中写八股文的考生就苦笑作难。
只见题目写着“浅谈为官一任”而且还标注:体裁不限格式不论。
一看这样的标题显然出自朱佑樘的手笔,要是朝中的文官是万万不会出这样的题目的,只会从四书五经中截题。从来都不会超纲。
不过不得不说这样的题目对于考生来说是非常友好的,都有得写,完全可以自由发挥,有些满怀抱负的考生已经在摩拳擦掌打算借此机会好好给朱佑樘谏言一番,也许能入了圣听,从此平步青云也不是不可能。
此时的考生看朱佑樘,越发觉得朱佑樘实乃不世出之明君。
由于这次殿试只考一题,朱佑樘决定将时间缩短,用时不能超过两个时辰,而且朱佑樘交代监考官,当天便出殿试结果。
为此朱佑樘又增加了两名阅卷官,由原本的八人增至十人,如此一来,每个阅卷官刚好分得一百张试卷。
刚开始士子们答题之时,朱佑樘也蛮有兴致地当了一回监考官,这让他仿佛回到了曾经的读书时代,只是角色有所互换,曾经的考生如今变成了监考老师。
而且他特意到了费宏的身边作了停留,按照他的意愿会试会元原本打算授予王守仁的,奈何朝臣竟然强烈反对。
主考官李东阳,还有监考官等人都一致认为费宏的文章是难得的雄文,他得会元正是名正言顺。
最重要的一点费宏的文章正是八股文的典范,这个很符合官员的口味。
虽然如今形势比人强,文官们都捏着鼻子同意了朱佑樘的科举改革,毕竟科举扩招对他们也都是有利的。
谁的宗族里面没有几个子侄辈啊,他们都是指望科举博取功名的,一旦扩招家族也多了几位进士那是难得的光宗耀祖。
有利归有利,身为圣人门徒,表面的礼法他们还是要讲的,要不然将来何以教化世人。
这是典型的嘴上说不要身体却很实诚。
所以如今朝堂的文官都很拧巴,一方面当然是欢迎这种科举改制的,一方面又不想朱佑樘乱改旧制。
这就是典型的嘴上说不要身体却很实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