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五回:【丧葬行驷】(1 / 2)

加入书签

回到国府,赢驷就把自己埋进书房以内,谁也不知道他在里面干啥?

半个时辰以后,赢驷从里面走出来。

“把这封书信。让御使,快马加鞭到洛阳,交给天子。另外,通告全国,为安义侯举行丧葬大典。我要借此时机,看看山东六国的动向。”赢驷递给老内侍一个竹筒。

“是,君上。”说完,那厮接过竹筒,转身离去。

老内侍走后,赢驷揉揉太阳穴,叫来值班内侍,给他吩咐几句。

随即,又钻进书房里去了。

赢驷躲在书房里,就是给天子起草奏书,让周显王派出特使,为景监主持丧葬。

并且,批准自己的封侯诏书。

虽然,周显王早已名存实亡,但他、毕竟是大周天子。

苏秦第一战,就是前去洛阳,拜见周显王。

要是,周显王换成周赧王,即使不能振兴王室,在苏秦的辅佐下,谁敢预测未来?

可是,周显王已经失去君临天下的霸气,对王室的命运,也失去了信心。

所以说,周显王让燕姬,送苏秦一辆王车。

“苏先生聪慧机智,前途似锦,没必要留在本土。”苏秦临行时,周显王给他说很多掏心窝子的话。

“自幽王以来,华夏大地,狼烟四起,正在忍受着战乱之苦。希望苏先生,力挽狂澜于既倒,扶之大厦于将倾。

“用你学到的知识,解救百姓于水火。并不是寡人自甘堕落,可我、心有余,而力不足也。

“苏先生才华横溢,岂能困在浅滩之中。没想到,你出山的第一战,就是洛阳。寡人感激不尽,沧海桑田,谁还记得大周王朝?苏先生有情有义,必能展翅飞翔!”说完,周显王让侍女扶着,离开议事厅。

一番话,听着很简单,这都是周显王数十年的经历与心伤。

天子这番话,让苏秦感触良多,对这个不问世事,“沉湎酒色”的国王,充满无限的敬意。

周显王登基之初,也有雄心壮志,也有争霸天下的恒心,俗话说、想象是美好的,现实却他妈是残酷的。

经过一番东征西讨,把他那点信心,也给折腾没了。

赢驷不是什么善男信女,但他、知道出头椽子先烂的道理。

秦国,在山东六国眼里,乃是虎狼。

赢驷这么做,就是为了美化自己,让天子特使,为自己逢山开路,摆平六国的舆论。

景监,芈姓,景氏,名监。

战国时,秦孝公的心腹宠臣,曾经、做过副将和国尉。

“魏惠王联合六国,结盟分秦”的消息,就是景监打听到的,他得到消息以后,不辞辛劳,连夜赶路,弄得筋疲力尽,返回秦国。

等见到秦孝公以后,景监已经晕倒在地,被内侍抱回书房。

外面冰天雪地,屋里温暖如春,景监那两条腿,早已被马鞍磨破了。

秦孝公看到以后,都感动哭了,这就是秦国勇士。

不久,孝公颁发求贤令,派景监寻找大才。

他又带着荧玉公主,重返安邑。

在洞香春,与卫鞅结识,两人以棋为国,打一场灭国之战。

叁荐卫鞅,功在千秋。

变法期间,景监奉命,追随左庶长,与车英联手,辅助商鞅。

二十多年来,任劳任怨,与此同时,叁人结下不解之缘。

在保守世家贵族与新兴贵族的斗争中,景监支持新法。

对秦孝公和商鞅的变法,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协助车英,成功训练二十万新军,为商鞅的变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景监的引鞅之功,经常为人们津津乐道。

函谷关,帅府客厅。

一只白鸽,落在车英面前。

车英没敢怠慢,赶紧卸掉竹筒,把鸽子递给副将,那厮抱着信鸽离开。

“本来,不想告诉车叔。念您与景伯伯二十多年的兄弟之情,侄儿不忍欺瞒,飞鸽传书于函谷。等您看到这封书信以后,一定要保重身体。两个时辰前,景伯伯病逝,望您交接一下,赶紧返回咸阳,见他最后一面。三日后,安葬。荆焰,敬上。”车英早已热泪流淌,他与景监做了二十多年的兄弟,感情深厚,情同手足。

得知景监病故的消息,车英心如刀绞,突然间、一口鲜血,狂喷而出。

等司马错赶到帅府,车英已经被副将扶到软榻上去了,军医正在为其诊治。

司马错看完纸条以后,也是眼花缭乱,心似刀剜。

“军医,车将军怎么样?有没有大碍!”司马错询问。

“急火攻心。再加上景大人的离世,把他打倒了。”军医立起身子。

“那,何时才能……”

“需要观察叁个时辰,要是醒不过来,就该不妙了。”军医打断司马错。

“希望苍天保佑,让车将军度过难关。”司马错看着车英,眼中全是晶莹的泪光。

男儿有泪不轻弹,那是未到伤心处。

司马错,与车英同镇函谷关,日久生情,友谊长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