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贾樟柯(1 / 2)

加入书签

1997年9月23日,军训回归之后,北影文学系正式开课。

电影学院的课,对于王启年而言,每一堂课都是那么新鲜、惊喜,以至于,他像海绵一般,每节课都是那么认真,让不少老师、同学心中中暗暗想道:“不愧是高考理科状元,念书这么认真。”

之所以那么努力,并不纯粹是做样子给同学和老师们看的。

实际上,王启年作为过来人,他非常明白,干一行,要精一行!

——知识、经验两者都非常重要,叠加起来就是一个人的专业素养,专业素养决定了其在一个行业能达到的高度。

经验是靠积累出来的,知识则是靠在学校这段时间苦学来的。

现在不好好学,没有打牢基础,等意识到,书到用时方恨少,就迟了!

另外,在电影学院里面表现的特殊一点,也是为了吸引关注。

从事影视文化行业,不讲究低调,讲究高调,被越多人关注越好!圈内人关注,决定了出头的机会,普通观众关注程度决定了其身价!

娱乐圈的圈子很小,电影学院则是吸引了整个娱乐圈的关注。以至于,电影学院里面一个有才华有潜力的人,很快就有可能传遍娱乐圈,成为圈内人士关注的存在,还怕没有机会出头?

最怕的是,机会来了,却因为技艺不足,没有把握住!

扎入电影专业知识的海洋,一开始王启年过于贪婪,什么都想要学,于是,感觉时间和精力根本不够。

因为,王启年学习的课程除了剧作之外,电影理论、电影史和电影批评,也是必须要上的,必须要考试的。而电影学院也是大学,与将来影视职业无关的数学、语文、英语、马哲,这也要混弄一下的。

再加上,导演、摄影、美术、表演、音乐什么的,也可以选修。

可以说,北影任何一个系,大家谁能够系统的学习电影知识,只不过,不同的系侧重点不同而已。

像王启年这么贪心的学习,几乎想要把所有系的课程都学会,后来,现是不现实的,王启年才开始专注文学系的课程,其他的课程,仅是简单的关注一下。

过去,中国电影行业重视故事性,所以,早些年的;老电影,剧情、故事总是能讲明白,不像现在很多的导演,把剧情搞的云山雾绕的。

而以前电影学院里面的文学系和导演是不分家的,培养出来的是——编导!既能编剧,又能导演,自编自导的综合人才!

直到现在,导演专业和编剧专业才分家了,弱化了导演系的编剧能力,让编剧更专注于写剧本。

但即使这样,其实文学系的,也能隔三差五的摸一下摄像机,过一过摄影和导演的瘾,只不过,没有导演系和摄影系操作机会多而已。

正是几次接触摄像机,王启年开始有机会站在导演和摄影的角度认识电影。

当然,王启年的文学系,虽然也能摸摄像机也就是体验一下,不可能整天的摸摄像机,真正吃饭还是靠笔杆子的!王启年认为自己学习了一系列的电影理论,最终的目的是能够创作出专业、优秀的剧本。

当然了,王启年觉得,若是有机会实践一下表演,用演员的角度去认识电影,即使跑去当当龙套,也是一个比较好的实践机会。只不过,表演的机会一直没有获得!

……

匆匆过了两周,即将迎来十一黄金周。9月3o日,王启年看到学校里面贴着一张通告,93级文学系的学长贾樟柯电影《小武》招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