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出口贸易(1 / 2)
银行贷款到账,龙丹立马组织人招工,经过十几天的筛选,龙丹从上千的应聘者当中选出了200人,这200人都是会缝纫技术的,都是农村的缝纫好手。龙丹又购进了大量的廉价布料,用来练习,一切都在紧张的准备工作中。
龙丹趁员工培训的期间,马不停蹄的来往省城洛水市和省外贸城市蓝岛市之间,几经谈判,敲定了合同。龙丹的公司每月两个集装箱120万货值的订单任务,合同暂定一年,一年后视情况再续订。
有了订单,龙丹安排人按照合同图纸做出了样板,又给员工制定了计件制度,工人紧张的生产开始了。
这次订单的商家是个私人的外贸企业,经理是原省外贸纺织科的原科长,叫刘殿东,此人在省外贸工作多年,熟识外贸交易程序。改革开放初期就跃跃欲试,前几年联合了几个朋友辞职下海做起了外贸生意。
刘殿东的国外客户,大都是原省外贸的老客户,跟刘殿东熟悉的很。刘殿东下海单干,自然就把省外贸的生意关系带了过来。由于刘殿东深知省外贸的报价程序和价格,自己的报价肯定比省外贸的价格低。那些外国的洋鬼子们,自然也不会讲什么情谊,在质量同等的情况下,谁的价格低当然就要谁的。一来而去,刘殿东利用原来的老关系,定下了大量的国外订单,可是发了大财。
王经的父亲,以前也是省城纺织厂的厂长,也从外贸口做过出口的生意,自然跟刘殿东认识。后来,王经的父亲调到工业厅,权利更是大了不少。刘殿东的生意大都是纺织品行业,自然也离不开王经父亲的帮忙。这样,二人就是互相利用,非常熟悉,也算是生意场上的朋友。
龙丹成立出口贸易公司,凭着王经的关系,王经的父亲看在王经的面子上自是大力帮忙。况且,龙丹很会来事,从这单生意里给了王经5个点的好处。王经的父亲也是看在眼里,更加的帮衬龙丹。
龙丹签订的订单,对方只是预付30%的货款,其他的款项都要龙丹来垫付的,如果这样下来,龙丹尽管从银行贷了款,加上半成品的积压,龙丹的资金还是不够用的。
王经的父亲也知道龙丹白手起家,没有多少资产,就通过自己的关系,在自己管辖的各个国营纺织厂里给龙丹调拨了大量的纺织原料,龙丹只预付30%的原料款就可以拿到大量的布料。这样下来,龙丹基本就是不用自己的资金在做生意了。这样的生意要是不赚钱,那可就是白痴了。
龙丹的公司“龙氏出口贸易股份公司”,有了这两份订单,公司的工作蒸蒸日上。几个月下来,利润也是很客观了。这就引起了镇政府的注意,杨家湾镇算不上个工业大镇,说到家还是个农业镇。镇上就十几家工厂,真正盈利的并不多,也许,就算真正盈利,那些厂长们也不会把利润报上去。每年只见镇上给各个企业贷款输血,基本上不见有那个企业交上利润来。因此,镇上的财政也并不宽裕。
龙氏出口贸易股份公司则不同,虽然有镇上的20%的股份,可管理上还是龙丹一个人说了算的。既不用瞒报利润,也不会夸大利润,大不了把那20%的利润交上去就是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