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四章背水一战(1 / 2)

加入书签

不大会儿,就听康明白一声惨叫,原来是他腿上中了一箭。康明白边拍打着箭,边恨恨地骂道:“孛鲁。。。。。。小儿。。。。。。老子。。。。。。给你。。。。。。。没。。。。。。没。。。。。。完。”本来说话就不利索,如今了发恨,说起话来更是让人听不明白。孛鲁也不知道他在说什么,而且他说的话在这一阵阵喊杀中根本就传不出去。

杨鹏举用余光看了看,那三个女子因为有这样多的高手护着,还没有什么事。到有人受伤的时候,杨鹏举才想起了神医华子虚,没想到他也是个好手,不但躲闪过蒙古军的箭,还能出手还击。如此一来,杨鹏举还略为心安,如果再多一个负担,那他们这些人可能就支持不了多久了。

正在着急,元俨对杨鹏举喊道:“相公,这样打下去不是办法,我们还是双剑合在一起冲出去,要不然会死人的。”

杨鹏举听元俨这样一喊,当即把那柄雄剑拔了出来,元俨喊了声:“万里层云。”杨鹏举随即用力挥出。不过在挥出的同时,杨鹏举想到当时在东北的时候,这一招看起来威力够大,可是杀伤力不行,而且二人在船上也探讨过,但是都没能理解出里面的含义。不过元俨如今喊出来,时间又紧迫,容不得杨鹏举有更多的考虑,只得把双剑拼成一幅漫天花雨。

不过这次杨鹏举他们看到的不再是倒下一大片的蒙古兵,而是那箭雨般飞来的箭矢断成一小节一小节的像大雨点样掉落在二人五米开外,整齐有序。看得众人皆是一愣,就连杨鹏举和元俨都想不到会是这样的结果。

但是元俨并没有因为这样而高兴,她马上又叫杨鹏举使出第二招“千山暮雪”,扫向挡在往海边船上走的方向。就见那些箭矢好像遇到了一堵看不见的墙,瞬间又四下里反弹开去,那些蒙古兵哪里想到有此一出,中箭者无数,马上出现一道口子。不过蒙古兵确实训练有素,马上就有人填空。

孛鲁和博尔术也是在一愣之后马上又是一愣,看来元俨和杨鹏举这双剑威力远不止在东北他们看到的那样,不过事情也容不得他们有过多的考虑,只得加紧对这十来人的围攻。可是也不是他们想像的那样简单,如果说受围的猎物一般,那围猎的一方当然好办得多,可如是猎物还要比围猎的强,那人多反而还是件麻烦事,这样一来,孛鲁他们还得考虑到是不是打到自己人。

在元俨和杨鹏举打出第三招“千秋万古”时,就见挡在面前的那些蒙古兵的弓全部断为几截,有的弓借力反弹过去,把这些弓箭手打下马来。这一手让久历战阵的蒙古兵都叹为观止,这是妖术还是法术?就连在场众人都是又惊又怕,这样的剑术听所未听、见所未见。

在大家都在愣神的间隙,杨鹏举和元俨忙叫大家冲出包围圈,虽然他俩也不知道这到底是怎一回事,但是他二人是发功者,要比别人要醒悟得快得多。

孛鲁见杨鹏举他们冲出包围圈,一声令下,叫队伍继续追杀,这个杨鹏举一次比一次强大,如果错过了这次机会,下一次碰到不知道又会是个什么样子。

双方跑了近十里,杨鹏举看到他们的船正往海中间走,他又叫苦不迭。不过他也怪不得船上的人,带头的差不多都和他一起上昆俞山了,走的时候他还交待过,遇到危险,他们可以将船划出去。

可是现在都到这样了,杨鹏举他们不可能又倒回去,蒙古骑兵正在后面慢慢合围。

看着海面上至少五十里、约有五厘米的浮冰,这样子让孛鲁他们赶下海去,不被淹死都要让冻死。彭义斌他们不知道出了什么事,他那二千人和孛鲁的两千人比起来要逊色得多,要想指望他们看来也不行。海边上到有一长排礁石,如果他们在那里有点埋伏就可以了。但是杨鹏举不敢奢望,要知道上昆俞山的都是管事的,他们这帮人不会想到这一层。杨鹏举现在得出个教训,有众多下属在的时候,一定要放一个得力的管事来领导,当然前提是能活着回去,如今看来只能背水一战了。

杨鹏举和元俨又用了几次双剑合璧,可是博尔术无意间来不及用力接了他们一招“万里层云”后,居然一点事都没用,他一阵狂喜,原来这三招全是借力打力,如果受力这边不用力,这招式就当没用。接下来杨鹏举和元俨一动手,博尔术就叫他们的人不要动,这样一来,杨鹏举和元俨就只能用这招式吓唬蒙古兵了,也就是说只能挡挡他们的进程,而无法对他们构成威胁。只要杨鹏举一出手,博尔术就上来应战。二人在功力方面相当,因此谁都打不过谁,谁在谁身上都占不到点便宜。

这样打着,对杨鹏举这方的人大为不利,公孙二娘和公孙四娘先后中箭,完颜陈和尚见二女仆地,心中大急,上前去保护,没有想到他也中了一箭,这一箭正中他的胸膛。公孙二娘本来伤得不重,只是让挡的箭落在她的脚背上。现在看到完颜陈和尚因为关心她受伤不轻,慢扑过去挡在他身上朝杨鹏举喊道:“杨帮主,不能再这样打下去了,陈和尚支持不了多久的。”

杨鹏举看了看到海边还有三里地的样子,他只得道:“你们撤吧,我和二哥断后。”

元俨这时也道:“相公,我也要留下来。要死大家死到一块。”

李黑娃嘻嘻对元俨道:“弟妹,谁让你来了?我只记得我们结义的时候说过,不愿同年同日生,但愿同年同日死。你们好像没有吧?”

元俨瞪了一眼李黑娃道:“死二哥,我们早就说过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