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七章 当代物理界的两座最高峰!(1 / 2)

加入书签

没错。

此时出现的这位大老,正是杨老。

迄今为止华夏物理界的......

最高峰。

杨老是1922年生人,到现在刚好百岁,功勋赫赫。

而与此同时。

他也是华夏物理学界迄今为止争议最大的学者,没有之一的那种。

喜欢杨老的人恨不得把杨老比肩牛爱,玻尔狄拉克都只能跪着给杨老擦皮鞋。

厌恶杨老的人呢?

恨不得把他打成f=ma都算不出来的鲜为人同学。

而实际上的杨老究成就究竟有多高呢?

此前在介绍霍金的时候,曾经辟谣过所谓的【杨老在《自然》杂志评选的最伟大科学家中排名18】的说法,但却没有介绍过杨老的具体成就(见211章)

其实吧。

杨老的成就说起来很多,但最重要的只有两点:

宇称不守恒以及杨-米尔斯场。

杨老靠着前者获得了诺奖,靠着后者而伟大。

上辈子是爱因斯坦的同学应该知道。

万有引力问题解决后。

老爱听到了奥尔加团长临终前的那句遗言,所以并没有停下他的脚步。

他看到了物理面前的一个新的大问题,那就是....

万有引力与电磁相互作用力的统一。

所以老爱在晚年时期,将大量的精力投入到了统一万有引力和电磁相互作用的工作上。

不过遗憾的是。

老爱一直到死前,都没有成功统一二者。

并且科学界还在原子核内部,发现了另外两种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和强相互作用。

在那个时期,科学家甚至还不知道强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该如何描述。

这时候,杨老出现了。

1954年。

杨老发表了他的杨-米尔斯规范场论。

接下来的盖尔曼、温伯格等几位非常杰出的科学家用这套理论做框架,给出了描述强相互作用的量子色动力学以及弱电统一理论。

也就是弱相互作用和电磁相互作用的统一。

至此。

四种相互作用中的电磁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强相互作用都是在杨老的规范场理论框架下完成的。

此前提及过的基础粒子模型便是在规范场论上发展出来的成果,几乎主导了20世纪50年代之后的物理学研究。

所以为什么说杨老对物理学界的贡献很大,原因就在这里。

因此这个理论没有帮助杨老获奖,但却是他拥有现今影响力的核心所在。

当然了。

需要解释的是。

杨老的这个理论之初,并没有直接给出如何描述相互作用,他更多提出的是一个大体的框架。

也就是打了个地基,后续大家一起添砖加瓦盖起来的楼。

比方说此前先行一步抵达的特胡夫特。

在特胡夫特之前,人们做电弱理论计算的时候往往只能做暴力截断,得到的结果也与实验相差甚远。

正因为如此。

70年之前的电弱理论并不被人们所广泛接受。

而正是因为特胡夫特的工作,才使得电弱理论真正变得“有用”起来。

因此学界一直在流传着一句话:

虽然特胡夫特的年龄比杨老要小,但他却成就了杨老和温伯格。

在现如今,很多人都有一个倾向。

就是因为yang-mills场位于理论的底层,而把整个标准模型,甚至全部量子场论都归功于杨老。

这也是不客观的。

杨老的情况如果要对标,大概有点类似网文里的《飘邈之旅》。

也就是属于所谓的“仙侠”分类开山鼻祖,后续的几乎所有仙侠几乎都有它的影子,谈仙侠必提及它。

但是你说它完全划定了仙侠格局?

这显然也是有点极端了。

《星辰变》《仙逆》《凡人》的读者肯定都不乐意。

所以按照之前的说法。

杨老属于‘奠基人’类型,但严格来说却不能算是‘拓路者’。

比如杨老之前有爱德华·米尔斯·珀塞耳,也就是杨-米尔斯规范场论中的米尔斯。

米尔斯之前呢,又有薛定谔。

追朔来追朔去,最后又回到了一百年多前的物理界初期。

所以一些什么杨老物理史上前十、坐四望五的说法其实是在给他招黑。

不是实力不够,而是时间不对。

杨老所处的年代注定他不可能开拓出一条大路,或者说独立开拓一条大路。

客观来说。

杨老在物理学界的总排名大概能在35左右。

和斯蒂芬·温伯格大概前后脚,处于朗道排名的1.2档位。

无论是什么“卖国贼垃圾汉奸,老少恋不要脸”,或者是“历史前五甚至比肩爱因斯坦,比温伯格威腾费曼狄拉克海森堡等人还厉害,霍金和杨老之间还差100个费曼”这种话,都是带着强烈个人情感或者误解的歪理。

而在现世的物理学家中。

不考虑国籍色彩的话。

杨老大概可以排在前五或者前三——尤其是在19年盖尔曼以及21年斯蒂芬·温伯格去世后,杨老从任何角度来说都稳居前三。

当然了。

带上一点个人感情的话,说杨老是第一也无妨。

不过这里需要指正的一点是。

所谓杨老在国外也被认为是物理第一人的说法这是错误的。

比如欧洲很多机构就认为杨老和温伯格同档,欧美则认为格拉肖的成就要比杨老高,不过差距都非常非常细微。

而以上这些大老,又同时略微逊色于另一个人。

另一个......

甚至还在争议他是不是‘物理学家’的物理学家。

......

比起早先到场的希格斯,杨老的状态要更加萎靡不少,只比王老的精神头儿好点。

因此很快。

只是简单的和侯星远聊了两句话,杨老便被一队安保人员给转运走了。

但是......

在送走杨老后,侯星远依旧没有离开机场。

从这个举动不难看出另一层含义:

似乎还有某个巨擘尚未出现。

而此时的温伯格和盖尔曼早已辞世,格拉肖显然不可能从icu中跑到蓉城。

希格斯则又已经先杨老一步到场.......

见此情形。

徐云的心中忽然冒出了一个猜测。

莫非......

是他?

.........

从上午便被喊到现场接机,前后已经过去了整整15个小时以上了。

因此即便是徐云和陆朝阳这样的年轻人,此时也有些撑不住,眼皮震的跟跳蛋似的直打架。

好在徐云这次还在衣服里除了坚果棒外还塞了几根士力架,这玩意儿虽然腻的要死,但抗起饿来还是很顶的。

“陆教授。”

看了眼依旧被高高拉起的【热烈欢迎全球各地知名物理学家抵蓉】的横幅。

徐云一边把士力架递给陆朝阳,一边问道:

“你说今天的接机还要多久才完事儿?”

陆朝阳接过士力架,用手指轻轻揉了揉眼角,思索道:

“应该快了吧,看侯院长这不休息的架势,明显准备再接完下一位就走了——要不他高低得再坐一会儿。”

徐云赞同的点了点头。

看来陆朝阳和他的想法一致,侯星远的体能估摸着也快到上限了。

因此尚未抵达的大老,大概率也就一位。

又过了大概二十多分钟。

当时间来到凌晨四十分左右的时候。

接机口的氛围再次肉眼可见的凝重了起来。

徐云注意到。

就连几位早先已经抵达、但却一直没有随其他大老乘坐巴士离开的物理学家,也纷纷站起了身。

其中甚至不乏乔治·帕里西这种诺奖得主。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

这些大老的专业基本上和拓扑量子场论以及超对称规范场论有关。

见此情形。

徐云心中的猜测又笃定了几分。

五分钟后。

随着一阵行李箱滚轮的声音响起。

特殊通道的尽头处,出现了一位精神奕奕、人高马大、鼻梁英挺的鹅蛋脸外国小老儿。

此人约莫六七十岁,穿着一件灰色的羊毛衫,领头立起,独自一人拖着行李箱,没有任何人陪伴随行。

从举止神态和打扮上看,就像是个来蓉城旅游的老外似的。

见此情形。

甚至有一些对于物理学圈不太了解的媒体记者,心中不由冒出了一个疑问:

这啥情况?

会不会是误入眼下这个场合的路人?

毕竟无论是排场、年龄还是卖相,他实在有些对不上侯星远事先准备的架势。

但很快。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