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二章 又一封邀请函(1 / 2)

加入书签

也不知道是不是徐云的错觉。

在提及完安古斯·罗曼父子的事情后。

他感觉老汤整个人的表情忽然郑重了不少。

这种氛围怎么说呢。

看上去就跟托孤似的....错了错了,看上去就跟有大事要发生一样。

毫无疑问。

老汤接下来要说的事情,在重要性上要远远超过安古斯·罗曼的八卦。

随后老汤沉吟片刻,转过头,对一旁的小麦说道:

“麦克斯韦,你去门口盯下梢,有异常情况记得及时敲门通知。”

小麦微微一愣,旋即点点头道:

“我知道了,汤姆逊先生。”

待小麦出门后。

老汤起身走到窗边,拉上窗帘,点亮电灯。

接着从胸口内袋取出了......

一封信。

老汤进这封信放在桌上,推到徐云面前,说道:

“罗峰,你拆开看看,动作小点,别弄坏了。”

徐云朝他点了点头,取过信件打量了起来。

这是一封标准规格牛皮制信件,封口处黏着一小块印泥,收信人一栏写着几个字:

罗峰同学亲启。

很明显。

这是一封写给徐云的信。

考虑到昨天自己在剑桥大学搞了波事,有些学生出于各种心理给自己写信甚至表白都说得过去,但问题是......

如果只是以上原因寄出来的信,犯得着让老汤摆出这么一副地下党接头的模样吗?

而若不是学生寄出来的信,那么可选目标一下就缩小很多了。

想到这里。

徐云的脑海中不由冒出了一个人名:

阿尔伯特亲王。

毕竟能让老汤这么郑重的人着实不多,里外里就那么些个。

法拉第和威廉·惠威尔肯定包括在内,但他们有什么想说的话,完全可在实验现场喊住自己。

唯独阿尔伯特亲王是个例外。

受身份影响,这位大不列颠的无冕之王不少行为是受到约束的,有些话想私下传递给自己倒也合情合理。

那么.....

会是他吗?

抱着这个猜测,徐云撕开了信封。

片刻之后。

一段英文出现在了徐云面前:

The Cambridge Conversazione Society

WILL DINE AT THE

Hyde Park Place

On Saturday, 10th Nov, 1850

at 7:30 p.m.

Reply to

Sir William Thomson。

看完这段话,徐云不由眉头一扬。

居然不是阿尔伯特亲王?

这段话的内容并不复杂,哪怕不需要光环翻译,徐云也能看懂它的意思:

大致就是某个剑桥社团组织了一次聚会,地点在海德公园,如果你要来就回复面前的老汤即可.....

与此同时。

徐云的目光略微有些茫然。

不是阿尔伯特亲王的信也就罢了,但一封社团的邀请函,犯得着让老汤这样大张旗......等等!

徐云忽然想到了什么,只见他抬起头,若有所思的对老汤问道:

“汤姆逊先生,这莫非是......剑桥使徒社的邀请函?”

老汤抬头看了他一眼,肯定的点了点头。

只见他的食指指尖在桌上踱了踱,解释道:

“没错,过两天使徒社会举办一场宴会,届时会对新一批使徒社成员的入社资格进行投票。”

“我这次来找你,就是为了给你送这张邀请函——恭喜你,罗峰,你已经拥有了剑桥使徒社的面试资格。”

剑桥使徒社。

很早以前曾经介绍过这个神秘团体。

这是一个由剑桥大学的莫里斯、丁尼生哈勒姆等人在1820年共同成立的社团。

这里的使徒对应的是《圣经》里的《使徒行传》,也就是耶稣的十二位门徒。

所以一直以来,使徒社的人数上限都是12位。

在社团中。

本科生的成员通常被称作“使徒”,而研究生则被称作“天使”。

最初社团的活动主要以辩论为主,名为剑桥座谈会,大有些茶话会的性质。

剑桥使徒们在每周六晚召开会议,例会上小组成员就某一个话题发表演讲,演讲后成员之间自由讨论。

不过随着早先几批的使徒社成员步入政坛或者商界,有心人逐渐意识到了这个社团的价值。

使徒社的性质,由此便出现了变化。

这就相当于后世一些网络作家搞出的小群体,原先可能只是想着吹水打屁,但逐渐却成为了py聚集地.....

至于加入使徒社的方式说难不难,说简单却也不怎么简单:

这个制度叫做Referee推荐制。

也即是说。

你想要加入使徒社,首先得先认识一位使徒成员——尽管你可能并不知道其身份,然后由此人提议初步表决,才会收到邮件邀请参加设立在剑桥大学某个学院的晚宴。

在这个晚(mian)宴(shi)上,历届成员只要能到场的都会出席,投票决定新成员是否有资格加入其中。

新加入的成员则要求宣誓保密,并聆听一份由神学家安东尼·芬顿书写的一份咒语。

随后老汤顿了顿,继续说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