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粗发!(1 / 2)
www.x630book.com,
战争紧锣密鼓筹备的同时,其他事情也不能耽搁。
这是邵树德一直以来的态度:各司其职,忙而不乱。
于阗大军已经撤走了一半,只留下由李圣天亲领的五千轻骑以及一万精壮步卒,主要目的是节省粮食。
僧兵都没有走,暂住阿图什同光寺,他们也会参加接下来的打草谷行动,虽然这事听起来有些违和。
先锋部队已经出发,由杨亮统率,计有飞龙军骑马步兵两千、侍卫亲军轻骑两千、于阗轻骑千人,沿着葱岭南原西进。
邵树德过几日才会走,趁着这会的空闲,他抓紧时间批阅一些比较重要的奏疏。
第一份就是洛阳发来的军报。
在过去半年内,国中情况大体稳定。燕王邵明义在通海都督府征讨完叛乱部落之后,又北上曲州,镇压东爨部落。
对这些,邵树德一扫而过。在云南,最大的敌人是地形、疫病,其他什么都不是!打一些装备奇差、以部落为主的民团武装,需要朕一字一句看吗?
他重点看最后那段:燕王请于八平城置府兵三千,计丁授田、发给安家钱粮、农具、耕牛、种子。
政事堂同意了,南衙枢密院同意了,监国太子也同意了。但这事比较大,最终还是用五百里加急送来了疏勒,交由邵树德御批。
他看完后,心下甚慰,二郎果有容人之量,于是大笔一挥,同意了,并按照老六的请求,扩建八平城,由工部派遣官员、营建士南下,云南道协助,会同办理。
八平城扩建完毕后,于城中修王府一座,于西南方的山中修建王府别院一座。完工之后,赏赐宦者、宫人、女乐、匠人若干——这些是皇后的要求,毕竟是亲生骨肉,不可能苛待。
邵树德没有任何意见,只提了一条:扫平叛乱的曲州蛮之后,俘虏尽数贬为奴隶,发往辽东。
这事又恰好涉及到了第二条。
辽东道安定多年后,发生了一起叛乱,这让邵树德感到有些不可思议。
关键是还他妈发生在龙泉府,这就更让人惊讶了。
再仔细一看,这场叛乱更像是个意外:辽东道都指挥副使李从珂随意欺压渤海人,滥杀无辜,以至引起叛乱。
太子将李从珂降为青州州军指挥使,升营州州军指挥使李嗣本为辽东道都指挥副使,营州州军指挥副使周继英升任指挥使。
龙泉府乱民四万人贬为奴隶,发往鄚州、蒙州、郿州予府兵为部曲。
邵树德看完后,大体同意这般处置。不过在看到周继英的名字时,有点印象,想起他原本是禁军子弟,在河南府新安县务农,征契丹之时立下过战功,于是决定将他调来西域,出任焉耆府州军指挥使,慢慢完善当地的州兵体系。
批阅完后,邵树德又看了一遍奏疏,默然良久。
吏治这玩意,有时候真的很要命。李从珂这种人,打打杀杀可以,让他当官,真的有些不太合适。
想完之后,有点生气,于是又加了一条,调李从珂为尹州州军指挥使,速来疏勒军前效力。
这种混世魔王,还是交给他爹李嗣源管教最为妥当,父子二人去给老子冲阵!
处理完一大摞奏疏后,最后一份是有关朝鲜半岛的:泰封国主、弥勒佛弓裔遣使入朝告状,言近海多有中原海寇出没,掳掠生口,贩卖至辽东为奴,请大夏天子下诏禁绝。
这种级别的外交事件,太子不敢擅专,于是发来了疏勒,请圣人御批。
邵树德看完只冷笑一声,弓裔都不肯接受朝廷册封,还好意思来告状?于是只批了四个字:“禁他个头!”
将所有奏疏批阅完后,邵树德将它们推到一边,一时间心中竟有些惶恐:这个国家,没有了他竟然还在稳定运转……
随后又自嘲一笑,或许很多人都巴不得他赶快死吧。
被贬为奴婢的人,一边修理地球,一边对他咬牙切齿,诅咒不停。
被他杀死的敌方将官、武夫的家人,嘴上说着战场之上,生死各安天命,死了不怪谁,但实际上呢?背地里谁知道他们怎么想的。
被他抢走妻女玩弄的降人,真的那么不在意吗?在看到爱妻的肚子像吹气球一样大起来时,是不是私下里扎了很多草人了?
呵呵,老子至今还活蹦乱跳的,让你们失望了。
我还要用一场又一场的胜利,让你们更加绝望。大夏的声威一日大过一日,根基一日稳过一日,你们就是想造反,也拉不到几个同伙。
绝望吧!朕就是这样的汉子,你们诅咒也好,赞美也罢,都伤不了我分毫。
唯一能打败我的,只有时间。
时不我待!
建极十五年八月初一,在亲自监督完春麦的收割后,邵树德离开了疏勒,带着文武官员、宫人侍卫,在数万大军的护卫下,浩浩荡荡西行。
******
费尔干纳,在唐代被称为“拔汗那”,在《汉书》中则被称为大宛国——拔汗那,对应波斯语义为“只有一个出口的山间盆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