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彩云客栈(1 / 2)

加入书签

我们闲谈之间,汽车停了下来,茶叶贩子赶紧招呼我们下车,说要去遮龙山,从这里下车最近。除了我们三人与茶叶贩子,同时在这里下车的,还有另外两个当地的妇女,一个三十多岁,背着个小孩,另一个十六七岁,都是头戴包巾,身穿绣花围裙。她们身上的服饰都是白底,当地人以白为贵,应该都是白族。不过这些少数民族并不是我们想象中整天穿得花枝招展的,不是节日,并不着盛装,加之这里各种少数民族都有,有时也不易分辨。

我本不想和这些人同行,但是热心的茶叶贩子告诉我们,在人烟稀少的地区,要结伴而行,互相帮扶照顾,这是当地的习俗。

Shirley杨以前工作的时候经常和美洲土著人打交道,知道外来的最好遵守当地的习惯,否则容易发生不必要的冲突,于是便与这三人同行。

这里全是高山深谷,人烟寂寞,山林重重,走遍了崎岖山径,盘旋曲折。原来从下车的地方,距离遮龙山还有好远的路程,我这才暗中庆幸,亏得没跟这些当地人分道扬镳,否则还真不容易找对路径。

在山里走了有两个多钟头,终于到了遮龙山下。这里并没有什么民居村寨,即便有些采石头的工人也都住在稍微远一些的地方,山下只有一处为来此地做茶叶生意的商人提供食宿的客栈,与我们同行的两名白族女人,便是这间彩云客栈的主人,她们是外出买东西回来。这里出山一趟十分不容易,所以要一次性买很多东西,大包小裹又带着个孩子,我和胖子学了雷锋,不仅背着自己的几十斤装备,还帮着她们拎米和辣椒,到地方的时候,已经累得腰酸腿疼。

客栈里除了我们六人,再没有其余的人,当地人很淳朴,外出从不锁门,有过路的客人经过,可以自己住在里面,缸里有水,锅中有饵饼和米,吃饱喝足睡到天亮,临走的时候把钱放在米缸里。这已经成为了约定俗成的一种行为,从没有人吃住之后不给钱。

带小孩的白族女人是彩云客栈的主人,是个年轻寡妇。十六七岁的女孩是她丈夫的妹妹,是汉族,小名叫孔雀,一双大眼睛,十分活泼可爱,穿上民族服饰,比当地的女子好看得多。遮龙山下只有她们这里可以歇脚住宿。从这里向南走一天的路程,产一种雾顶金线香茶,经常有客商去那边收购茶叶,每次路过,都免不了要在彩云客栈落脚。

老板娘对我们帮她搬东西极是感激,一进门就带着孔雀为我们生火煮茶做饭,没多久孔雀就把茶端了出来,胖子接过来一闻,赞道:“真香啊,小阿妹这是什么茶?是不是就是云南特产的普洱?”

孔雀对胖子说道:“不是的,这是我们本地山上产的雾顶金线香茶,用雪线上流淌下来的水冲泡了,每一片茶叶都像是黄金做的。你尝尝看,是不是很好?”

胖子说道:“不喝就知道好,也不看是谁泡的茶。”说着话掏出烟来,分给我和茶叶贩子,一边喝茶一边抽烟,等着老板娘给我们开饭。

胖子有意要在孔雀面前卖弄自己的学识,又摸出另一包红塔山来,对茶叶贩子说道:“兄弟你知不知道,抽烟也讲究搭配,咱们刚才抽的是云烟,现在再换红塔山,这可别有一番味道,如此在京城中有个名目,唤做塔山不倒云常在。”

孔雀对胖子的香烟理论不感兴趣,却对我们带的捕虫网很好奇,问Shirley杨:“是不是要去遮龙山那边捉蝴蝶?”

Shirley杨不愿意骗小姑娘,只好又让胖子出面解释,我担心胖子说话没谱,露了马脚,这种煽动革命群众的工作,还是由我这个有做政委潜质的人来做比较合适。

于是我告诉孔雀说我们这三个人,都是首都来的,在自然博物馆工作,专门收集世界上的珍稀蝴蝶。这次就是专门来这里捉蝴蝶的,然后要制作成标本,带回北京展览,让那些来咱们伟大祖国的外国人开开眼,见识见识云南的蝴蝶是什么样的,不仅可以填补我国在蝴蝶标本等研究领域的空白,还可以为国增光,给国家创收。争取早日实现四个现代化,在改革开放的新长征路上创造一个又一个的辉煌……从所有角度来讲,这件工作于国于民,都是千秋伟业,是一项具有战略性高度的尖端科研工作,其现实意义不亚于人类的登月计划。

想不到我这一番话,不仅让孔雀听得很激动,连胖子和茶叶贩子都听傻了。茶叶贩子问道:“买买撒撒,这样事硬是整得噶……我是说胡师啊,这蝴蝶儿还有这么大的价值了?那我也别贩茶叶了,和你们一并去捉好不好?”

一旁的Shirley杨戴着太阳镜,听了我对孔雀胡侃,强行忍住不让自己笑出来,看她的样子真有几分像是国民党的女特务,好像正在嘲笑我,看我怎么收场。

我暗道不妙,这回把话说过头了,急忙对茶叶贩子说:“这个嘛,革命工作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有革命分工不同,倒腾茶叶也好,捉蝴蝶也罢,都是为了四化建设添砖加瓦,少了谁都不行。咱们都是社会主义的螺丝钉,要是老兄你放下本职工作去捉蝴蝶,那咱们全国人民也不能光看蝴蝶不喝茶了,是不是?其实外国人也喜欢饮茶,茶文化源远流长,在全世界都有广泛的茶文化爱好者,中国人民的老朋友———西哈努克亲王就很喜欢品茗,所以说倒腾茶叶同样是很重要很有意义的工作。”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