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出京城、到武当(2 / 2)

加入书签

“皇上放心,朝堂上一旦初步确定下来,本王就亲往八大门派。”古玄郑重道。

武侠世界,尤其是武力不弱的世界,那么无论何事都跟江湖门派少不了关系。

大明想改革,八大门派就是最大的阻力之一,因为他们是地方上那些地主、大户、商人的保护伞,是他们的武力支柱。

不解决他们的问题,想改革、有些难,也许官员直接就死了。

当然,现在大明国势尚强大,还没有敢直接杀害朝廷官员的存在。

但必须要考虑他们的存在影响力。

至于剩下的正道势力、以及非正道势力,那就影响不大了,因为他们不像八大派那样联合在一起,更不能把持江湖舆论。

谁敢反对,直接打下去就是了。

随即,两人又召集了数位大臣来,商定最后的计划。

半个月后,正德五年、十一月一日的大朝会。

例行的议事后,陡然,近几年来、升官最快的王守仁站了出来,“启禀皇上,臣有本奏。”

“呈上来。”朱厚照如若无事的说道。

很快,看过奏折的他,脸色一变,皱着眉道:“将此奏折给皇叔、四位阁老看看。”

“是。”刘瑾恭敬道,接过奏折走下台阶。

不多时,古玄、四位内阁大臣皆是脸色变了。

尤其是四位内阁大臣,震惊的看向王守仁,心中翻腾不息。

甚至其中有人又看向古玄和朱厚照,呼吸粗重起来。

变天了!

这是他们心中最真切的想法。

这一天注定会浓重记在大明的历史上,彻查全国土地,摊丁入亩,这两个政策由时任户部左侍郎的王守仁提出。

一提出朝堂上就炸开了锅,分作三方,一方赞同,一方不赞同,一方不说话。

朱厚照并没有当堂作出决定,而是退朝让众臣思考。

一连三天,朱厚照第一次连续上了三天的早朝,群臣们也吵了三天。

终于,第四天早朝上,在古玄明确开口支持下,朱厚照同意了此政策。

更是当场罢免了两位内阁大臣,提拔王守仁入阁,立即推行此政策。

整个京城中,陷入了巨大的震动中。

这股震动也向整个大明而去,从第一天开始,就有着越来越多的人目光看向京城,直到这时,群情激奋。

大明境内反对声,络绎不绝。

而就在这个时候,古玄带着钦差卫队,大摇大摆、毫不掩饰的出了京城,直向武当山而去。

大明境内的各大势力,先后得到消息,心中了然,这是跟各大势力谈判来了,或者说是一个安抚。

各大势力心思不一,或冷眼旁观,或冷笑连连,或杀意涌起,或忧心受怕。

一双双眼睛紧紧盯着这支钦差卫队。

没有在意那些目光,古玄带着卫队速度非常快,两天时间,就到了武当山下。

命令卫队停止急行,整理着装形象,古玄放眼望向武当山,竟能感觉到一股无形的势。

目光微变,他知道、自己很可能还是小看了这位天下第一。

不过也没多在意,暂时来说,双方并不是敌人。

“义父,武当的人在前面迎接。”这时,一年轻人来到古玄身边道,正是段天涯。

“嗯,走吧。”古玄一挥手,一马当先。

很快,就看到了数百人站在武当山门前,见古玄到来,一同行礼:“参见神侯。”

古玄下马,手伸出,笑道:“诸位不必多礼。”

“武当有失远迎,还望神侯见谅。”武当众人中,一中年道人走出、客气道,乃是武当第二代掌门宋远桥。

“宋掌门客气。”朱无视笑着摆手。

除了张三丰,武当掌门以及诸多长老几乎都来了,足以证明态度。

“神侯大量,家师前日刚刚出关,正在山上等候神侯,还请神侯移步山上。”宋远桥也露出些许笑意道。

“好。”一声应下,一行近千人向山上而去。

一路上,自然不可能安静无语,不过古玄也只是跟武当众人聊着武当风景,以及一些道教理论,丝毫不提这次真正的目的。

因为双方都知道,这件事,武当中只有张三丰能做主,其他人都不行。

同时,古玄也在暗中打量着武当众人,不得不说,武当的确是高手众多。

(毕竟不是历史,所以朝堂上的事尽量简略。)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