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九十四章 巴人集团上市整理(下)(2 / 2)

加入书签

一链科技从云端入手,反正看起来是比较迷人的,关键是还处于早期,梁可年向楚垣夕汇报之后立刻进入抢份额阶段,最终完成两轮领投。这个投资对巴人是典型的没有一毛钱用处,但是和小康的业务合作可以做的比较深。

但是巴人作为小康最大外部股东,用业务支持自己的被投企业其实也说的过去,只要这些并购过来的资产能够做到保值增值。因此楚垣夕并不害怕回答这种质询,巴人固然出了钱,但小康相当于一个放大器,把这部分资产的价值放大了。

还有一些并购是巴人真心展开的并购,这部分大多数是最近一年由梁可年主持的并购,比如两只虚拟偶像开发团队,一款海外的主打视频社交的轻应用,这些都在并购之后直接拆分装入巴人信息,实现对对方核心团队的并购。

总之给人一副既有现时能力,又有未来远景的样子。

还有一些投资人眼光比较专业,并不以传统的投资眼光来评估巴人,因为他们能发现巴人的内涵和独特的魅力。

比如说巴人集团内部其实也有很多业务线可以单独拆出来进行估值,这里说的并不是像巴人信息、巴人传媒这样的单元,而是例如巴人的AI客服这样的业务,工作非常明确,但是可以直接孵化为子公司。

AI客服是可以成为创业公司核心业务的,比如说国朝明星创企乐语科技的主业就是AI客服,对外号称“以AI赋能垂直行业客户”,实际就是一款可训练的对话语音AI。看投资清单,里面一票明星投资机构,甚至融资的时候还要找独家财务顾问,非常有范儿。

巴人的AI客服相对务实,但也显得很另类。说务实,是因为巴人自己的客服是人机混合,少量真人加大量AI的模式,其中AI部分完全自主研发。这种构成是为了服务于玩家,而不是为了单独拆分打包孵化乃至上市。

说另类,是因为,如果不为单独孵化,为什么不采购第三方服务呢?采购第三方服务的成本显然小于自己投入资源进行研发。要注意研发不可能是一次性的,后面还有大量维护和更新的工作,AI是个永无止境的深坑,每时每刻都有可能出现新的进化方向,采购第三方服务,就相当于预约了长期的更新服务。

但是,外人并不知道当时薛明有祖传代码,研发个客服AI还是比较简单的工作,只需要进行完善的训练就可以直接拿出来用。

像这种业务巴人里面林林总总的很多,又比如xixitube这种,其实已经是子公司的模式了,只不过不是孵化结构罢了。

相比于这类投资人,更专业的人士评估的是巴人的核心竞争力,也就是文化方面的能力。楚垣夕长时间自诩巴人为一家文创公司,听过这个调调的人可不少,而现如今,其表现的形式可以简单的聚焦为推IP的能力,或者具体点说,就是“硬推大IP”的能力。

很多人简单的把推IP视为炒作,然而“炒作”和“IP”这两个词并不搭配。炒作,就是如同巴人集团最近在做的事情,借助奥斯卡提名的东风提升自身知名度。而IP是内容的载体和表现,需要的并不是炒作。

炒作的核心是用热点事件触达公众,让公众了解到有这么个事,有这么个人或者公司等等,最终指向的是知名度。而IP需要的不只是知名度,还有内容展示,还有粉丝转化。如果只是被人听说过但是对内容不感兴趣或者根本就没接触到,那么对IP来说实际意义并不高,只有在倒买倒卖的时候才能体现出价值。

这也是很多大IP需要经年累月的内容输出,持续不断维持很长时间才能够成长为大IP的原因。不排除有一些内容极其独特的IP,虽然并不是特别之长但是也收获了IP效应,但总体来看还是需要时间的积累。

而巴人最擅长强行推一个IP,也就是说内容上并不是非它不可,但起势的速度却能赶得上那些内容非常独特的。

无论前面的《乱世出山》,还是后来更甚一筹的《无道昏君》,要说内容都有比较好的内容,但肯定不算是SSS级别,跟《灌篮高手》、《浪客剑心》这种内容虽短但是别具一格的岛国IP还是有比较明显的差距。

然而通过巴人集团的操作,粉丝聚集的速度可是肉眼可见。最变态的是巴人还不是用自己的方法论,推《无道昏君》的过程和推《乱世出山》完全不一样,一个靠漫画,一个居然靠游戏。

靠漫画的其实还比较容易理解,至少外行觉得比较容易理解,而且各种方式都有人尝试过。譬如说小破站的小众独立向游戏《妄想破绽》,在微博上建立超话,新DLC上线的时候集中运作大量同人画师的征稿进行图片投放,超话阅读量瞬间超过3000万,命中用户对优质立绘的诉求,吸粉效果非常明显。

但是靠游戏反向运作IP这种事情至少在一年之前是打破脑袋都想不到的,但是巴人就这么干了。

实际上当初楚垣夕并没有对小游戏战略进行什么保密,打的是一把明牌,行为意图和具体手段统统都可以讲,否则也难以说服阿里在交易中剔除这部分。

为什么讲明白反而容易说服呢?因为这是没有人验证过的运营模式。脑洞人人都能开,但是具体能不能落地,落地需要花多少钱,里面有多少深坑,跳不跳的出去,以及最后一同操作猛如虎,等到看收成的时候,ROI是否能够为正还是个问号呢。

因此在2019年的秋天,这个“小游戏-IP”计划可以被归纳为楚垣夕以自己的行业直觉和基本的商业常识为锚点,去开发一条独特的IP运营线,并且形成了流量循环理论。使得推出新IP的流程直接略过了冷启动这一步骤,然后在实践中验证这个理论。

所以,因为一系列问号的存在,使得双方对小游戏业务的定位和预期完全两样,但分歧却迅速靠拢。最终的结果就是从巴人的角度看,是成功的将它留下,而从阿里的角度看,是成功的把它剥离,并购对价减少20亿,双方都认为是双赢。

这20亿的价码也是张铭当初因之而错过并购时机的原因。在当初,要是他真肯拍钱,因为有四分之三的操作都还没怎么实施,项目停留在初期架构的论证上面,刚刚搭建好IP内容和小游戏的雏形,根本还没进行测试,也没有看到让人惊讶的数据。因此楚垣夕是真的肯卖,20亿?归你了!

张铭也不傻,这个并购其实相当于收购IP,整个小游戏事业群只有《无道昏君》的内容值点钱,在当时,其它并没有体现出什么有价值的地方,顶天就是千万量级,怎么可能接受这种讹诈?

然而IP的价值就在于,今天你觉得不值,明天已经追不上了。随着巴人围绕《无道昏君》不断做活动,特别是抖音活动,挂机手游的DAU能够始终维持在3000万长达一年多的时间,不但给IP注入了无穷的活力,也几乎碾压了国内的挂机游戏市场,和《刀与远征》展开对挂机用户的良性竞争,共同培育了游戏玩家的挂机意识。

《刀与远征》,那可是买量费用一次性就拍出去大几亿的存在。

至于后来国内买量市场因为小康生活健康币的出现而出现颠覆性变革,使得大量游戏买不起量的事情,楚垣夕说那和巴人无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