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九章(2 / 2)

加入书签

“新郑,你可来了!”高仪拿着一份文牍道,“宣大总督王崇古有本,代顺义王乞两事:其一,俺答称已决心不再征战,立地成佛,随喇嘛僧诵经,请赐金字经并遣番僧为其讲说;其二,欲于青海湖之南建寺,请赐庙名。”

一旦说起政务,高拱突然有了精神,声调也不知不觉高起来:“好事!老俺此举,乃其悔祸之机,自当成就之”他露出难得的笑意,略作思忖,“青海建寺,就赐名‘仰华’吧。至于请赐他金字经、遣番僧为其讲经,没有不准的道理。惟差去的番僧必须得人,且待遇要优厚,令其讲说以劝化老俺顺天道、尊朝廷、戒杀为善,即往西天做我佛如来,岂不快哉!”顿了顿,又道,“遣讲僧,须用二人,若止一人,恐任其所言,别无见证……”

话未说完,乾清宫御前牌子神色慌张地跑了进来:“高老先生,高老先生,万岁爷,万岁爷……”

“皇上……”高拱一看御前牌子的神情,不敢再问,双腿一软,瘫坐椅上,欲起身而不能。

高仪急忙走过去,他以为张居正也和他一样来扶高拱,抬眼一看,却见他直趋御前牌子跟前,低声问:“厂公在乾清宫吗?”

御前牌子茫然地点头。

张居正“呼”地大出口气,高声道:“来人!”这才转身跑到高拱身边,和高仪一起把他搀扶起来,书办人等已应声而来,张居正吩咐道,“搀扶元翁,到乾清宫去!”

两名承差搀扶着高拱,张居正、高仪跟在身后,出了文渊阁。张居正扭头向天上看了看,日头还高悬在正南偏西方,约莫是未申间。他又看了看前面的高拱,被两个承差架着,浑身颤抖,脚步紊乱,官袍已被汗水湿透,紧贴后背。可嘴里,却不住地催促:“快走,快走——”

到得乾清门,承差不敢向前,高拱已不能独立行走,张居正喊了声:“来人!”几个内侍跑出来,接着把高拱搀扶住,吃力地往里走。

进了寝殿东偏室,一眼望去,皇上躺在御塌上,似已昏沉不省,陈皇后、李贵妃拥于榻旁,不停地抹泪,太子站在御塌右边,稚嫩的脸上挂着泪珠。高拱“嗵”地跪在榻前,深情地唤了声:“皇上——”泪水顿时模糊了他的双眼,他强忍悲痛,没有哭出声来。

皇上听到了高拱的呼唤,左手在薄被上微微动了动,似乎在摸索着什么,高拱跪行着上前,伸过手去,皇上抓住了高拱的手,吃力地睁开眼睛,久久地凝视着高拱,又把目光转向太子,嘴唇蠕动着,却已不能出一言。

高拱从皇上的神情、嘴型猜出,他是想说:“东宫年幼,以天下累先生!”高拱五内俱焚,突然意识到,皇上已口不能言,闰二月皇上在御道执手所说的“东宫年幼,以天下累先生”,实则就是亲口授顾命啊!想到这里,高拱越发悲痛,唤了声“皇上——”

“东宫年幼,今付之卿等辅佐,皇上,是想说这句话吧?”李贵妃问,虽语调哽咽,却也从容不迫,似早有准备。

皇上似乎不满意,但又不能表达,良久,只得微微颔首,又把目光转向高拱,两行热泪缓缓滚落下来,他已经没有了一丝活力,依依不舍地松开了高拱的手,慢慢闭上了眼睛。

“皇上——”高拱唤了一声,“皇上——”又唤了一声,皇上已入弥留状态。

秉笔太监冯保近前,拿出一纸揭帖,跪呈太子:“太子爷,这是万岁爷给太子爷的遗诏。”

太子可怜巴巴地看着李贵妃,李贵妃低声道:“钧儿,接下。”太子方把揭帖接去。

冯保回身对跪在太子身旁的高拱道:“高老先生,此为万岁爷的遗诏。”

高拱闻《遗诏》二字,已是抽泣,他颤抖着接过,泪眼模糊,看不清字迹,瞬间难抑悲痛,大恸不能胜,终于哭出声来,边哭边向御塌叩头:“臣受皇上厚恩,誓以死报。东宫虽幼,祖宗法度有在,臣务竭尽忠力辅佐东宫,如有不得行者,臣不敢爱其死,望皇上无以后事为忧。”边奏边哭,言毕已是长号不能止,陈皇后、李贵妃也失声痛哭起来。

“来人!”冯保起身道,几名内侍应声进来,冯保一指伏地大哭的高拱,“高老先生太伤心了,快扶出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