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一十二章宁雅萌的建议(2 / 2)
这个群体能量很大,如果能赢得他们的支持,建州市的很多事,恐怕都会好办得多。
只是这些人因为都是在燕京或者其他大城市长大,自然是眼高过顶骄傲无比,如果没有恰当的人引进,想进入他们的视野,赢得他们的理解信任和支持,那可是十分艰难的。
听完刘正宇的话后,宁学军端起酒杯喝了一口,沉思了一会道:“正宇,你说的这些人,我确实认识不少,而且关系还不错,只是到底有哪些的上辈是建州出来的,我还要先了解一下,毕竟要想让他们支持你们建州的发展,还得先把情况弄清楚。这样,我这段时间先找人了解一下,然后春节的时候,找机会大家一起聚聚,增加一下相互的了解再说。”
宁学军在燕京认识的朋友,比刘正宇多得海了去,而且因为家庭原因,很多红军前辈的后人,他都有过接触,有的还是儿时的朋友,他出面把大家叫来聚聚,或者是想法去安排一二,自然是方便得多。
“大哥,这事先谢谢你了,你也知道,我们建州虽然这几年发展很快,但比起其他地区来,还是要落后许多,就拿刚过的这一年来说,财政上的缺口就很大。我还准备向大伯诉诉苦,看能不能支持一点呢。”刘正宇笑着说道。
“你们那里是革命老区,按照中央的政策,可以进行适当倾斜,我相信大伯会支持你的。”宁学军笑着说道。
中央一直关心革命老区的发展,现在建州市财政紧张,导致市里的不少项目资金出现缺口,如果自己的理由得当,想来应该可以要到钱的。
对向上面要钱,刘正宇还是有些经验。在余东山看来缺口高达十多个亿,困难之大无法想象,但在刘正宇看来,这并不是无法解决的难题。
首先,市里去年投入到农业、林业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资金就高达十多个亿,还有工业园区建设的资金等等,这些缺口都是可以向上面争取解决。
如果上面解决了这部分资金,那就可以把市财政在这一块支付的钱给腾出来,那样财政的缺口,也就解决得差不多了。
在燕京这两天,刘正宇不但去了大伯家,谈了建州市的财政情况,还去了姑姑宁雅萌家。
去宁雅萌家里,主要是就建州市的经济发展思路,听听宁雅萌的意见。
宁雅萌是商界名流,对企业生产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而建州因为自然条件的限制,虽然交通还勉强过得去,但要想引进高科技的企业,或者是跨国公司之类 ,其难度却是非常之大。
宁雅萌听了刘正宇的介绍后,又在地图上仔细研究了建州市的位置,最后给出的建议,最好是从中药材种植,药材加工生产,还有制药方面去发展,另外,旅游业也可以加大力度。至于化工企业,高耗能重污染企业,宁雅萌建议刘正宇坚决不能引进。
除了生物制药外,宁雅萌建议还可以引进服装生产、纺织等行业,毕竟那里有少数民族居住,民族服饰也可以考虑做出一种产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