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五章 吹爆!(2 / 2)

加入书签

睁眼说瞎话还是搁这开玩笑呢?

“如果要给《红海行动》打分,我给12分。十分是满分,多出的两分是给王老师的。他能在那么短的时间里制作出如此优秀的电影。真的,太厉害了!娱乐圈的那些导演,那什么蒋思霍、杨里,十个他们合在一起都不是王老师的对手。”实在太过激动,在记者没有提问的情况下,中年妇女控制不住的继续说着。

“对,我老婆说的没错!满分十分,《红海行动》确实超过十分。因为,王老师能在那么短的时间,能在所有人不看好、一致认为百分百是烂片的情况下,制作出了如此高质量的电影。这个时候,我只想说一句话,吹爆!王老师牛皮!”中年男子紧接着附和。

“王老师牛皮!”随着中年男子说完,他十来岁的儿子也跟着喊了一句。

此情此景,惹的一家人哈哈大笑。

只是,对比这一家人愉悦的心情,女记者等人却是全部短时间黑脸。

心说,这是在玩呢?

大烂片还一家人嘻嘻哈哈的吹爆?

看到这里,女记者不由在心底再次叹息。

心说王深的人气果然厉害,竟然能够让一家人集体成为脑残粉。

实在是,恐怖如斯!

“不对啊,我刚才在微薄上看到很多影评人和艺人一致认为《红海行动》是烂片,甚至有的人三五分钟就选择退场了啊?”虽然女记者内心想着眼前的一家人可能是王深的脑残粉,但是并不会直接表达出来,而是试探性的问着。

本来,她可以换人再采访。

只是,接连采访了三次,得到的都是吹爆的态度,使得女记者相当的心烦,不由的认为首映的整场观众都是收了钱的“演员”。

当然,这只是女记者心累而产生的夸张想法,理智告诉她,所有人都是“演员”的情况不大可能,大部分人是“演员”的情况或许可能。

再加上她自身也有点火气,忍不住故意将她所了解到的情况说出来,以此来反击受访人无脑吹爆的态度。

“怎么可能?三五分钟退场?开玩笑呢?开场就是节奏感极强的镜头,更是军舰追击海盗的画面,你告诉我那些人三五分钟退场?这是在扯淡呢?”中男子闻言一愣,义愤填膺的应着。

中年女子却是笑了笑,道:“这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肯定是那些人看到《红海行动》质量在线,连忙跳出来抹黑王老师呗。”

“爸爸。基操、勿惊、皆坐。”中年男女十多岁的小孩,在这个时候再次适时的插话。

这句直击灵魂的话语,使得中年男女以及女记者等人全都一阵黑脸,神情相当的无语。

如果这句话是从一名成年人的嘴中说出来的,那么便没有什么奇特的地方。

可,这句话,竟然是从一名十来岁的小孩嘴中说出来的。

这就.....

震惊了.....

“你们....”女记者满脸黑线,忍不住吐槽,“一唱一和,好像在唱双簧一样。”

“哈哈。”中年男子闻言,并没有生气,反而笑呵呵的解释道,“我们没骗你,也没有必要骗你。再说,这不是面对着镜头吗?我一家子都在这里,如果对着镜头说谎,朋友同事们若是看了,那我们岂不是尴尬的不能再尴尬?”

中年男子说到这里稍微停顿,紧接着又道,“我不知道你说的微薄上的那些影评人和艺人是怎么回事。他们是无脑黑王老师,还是其它的什么情况,都不是我需要了解的。我只知道,我刚从电影院走出来,买票看到的是《红海行动》。这部电影,非常优秀,是我近年来难得看到的好片。并且,在那么短的时间里内制作出这样的好片。我在这里,由衷的想说一句,王老师是真的厉害,吹爆!”

“什么叫你不知道怎么回事?”中年女子听言,翻着白眼的拆台,“你昨天还跟我说娱乐圈里的很多艺人眼红王老师,并且还认为王老师抢走了娱乐圈的资源等等,再加上王老师从不向娱乐圈的资本低头,或者与某些艺人同流合污,一起恰黑心烂钱,说那些人故意针对排挤抹黑王老师。还说这个情况,就好比工作中一名能力超强却不合群的员工被众多混日子的员工和小心眼领导排挤是一个道理。天妒英才,莫过如此。”

“.....”中年男子完全没有想到他的妻子竟然会把他在家中说的观点和看法全都抖出来,一时间只得无语的看了过去。

心说女人就是女人,脑回路总是奇奇怪怪。

有的话语能在家里说,不能在外面说。

如此明显的事情,难道不知道?

唉~

难!

现在,

做人真难!

做一名男人更难!

做一名男人,不仅要在外赚钱养家,回家后还得洗衣做饭,包揽家中的家务。

若是家务饭菜做的不好,又得各种挨骂。

钱没赚到,更得遭受鄙夷。

而女人,成天躺在家中啥都不干,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吃喝不愁,小日子过得舒舒服服,滋滋润润。

就是这样,还各种怨气和不爽,以及不满。

总觉得,重新换个男人,能够过得更好。

唉~

当着外人的面,更是在镜头面前被自家老婆无情的揭短,中年男子不由的回顾他在家里的日子,再次默默的在心底发出一声无声的叹息。

为什么是再次呢?

自然又是叹息。

......

“吹爆!”

“吹爆!”

“吹爆《红海行动》!”

“王老师牛皮!”

“吹爆《红海行动》!王老师牛皮!”

......

正当女记者颇为心累,打算告别眼前的一家人,再次选择新的路人采访,五六名青年恰好从镜头前路过。

这五六名青年,看其穿着打扮,应该是大学生。

几名大学生,看到有记者采访,路过的时候,特地停下,毫不胆怯的对着镜头招手打招呼。

并且,也相互精神抖擞的叫喊起来。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