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二侠找来(1 / 2)
皇后不在宫内, 后宫事务暂由和德公主掌管, 好在皇后当初建立了比较科学的预算制度,而此时后宫之中并无敢和公主叫板的宠妃, 所以和德主公主掌管宫务倒还顺利。
如今年关的节礼往来也按照去年之例, 最大的难处不是不知道怎么做, 而是来来往往太多太杂了,和德公主有心帮可怜的皇兄分忧, 近来也忙得起早贪黑。
知道皇子公主回宫, 和德公主也早亲自督促人将甘露殿的帐幔、被褥、床单更换一新,又准备了许多仿着皇后当年设计的图案做的娃娃。
承恩公夫人带着外孙和外孙女乘着大马车直入太极宫来, 一路太监宫女尾随,奶嬷嬷们抱着孩子到了甘露殿。
和德公主就带着原来的染房诸婢迎接小主子们,这些婢女也是协助和德公主管理宫务的人,只要皇上还念着皇后,她们还是有体面在的。
邢李氏教着几个孩子叫姑姑,娃娃们应该还有些印象, 软软糯糯地叫了一声,把和德公主心都化了。
和德公主抱着几个新的布娃娃给孩子, 铁柱看看布娃娃,问道:“是母后的布娃娃吗?”
众人听了不禁心中一酸,和德公主说:“为了欢迎你们回宫来, 姑姑特意做的。”
大柱却说:“我们有母后做的布娃娃。”
邢李氏连忙教育:“铁柱、大柱、圆圆, 这是姑姑的一片心意, 不能没有礼貌, 快说谢谢姑姑。”
几个孩子这才向和德公主道谢,进了甘露殿。按照徒元义的要求让他们睡在碧纱橱里,帝王寝宫自然是不方便带孩子,不过这甘露殿倒无妨。
徒元义听了消息,从御书房移驾过来,冬至见过后,过去一个多月了,他竟然觉得孩子们又长大了许多。
三个小萝卜头一见他进屋来,忙撒着小短腿跑了过去,把外祖母教的请安忘得一干二净。
“父皇抱抱!”
“父皇抱大柱!”
“圆圆要父皇!”
徒元义难得露出一丝温柔笑意,也亏他气力非常人可及,一下子将三个孩子抱了起来。
三个娃娃也不嫌挤,咯咯笑着。
“父皇万岁!”
“铁柱想父皇!”
另外两个孩子也忙表达自己的对他的敬仰之情,徒元义将孩子抱到炕上,说:“在外祖母家,有没有调皮?”
三个孩子口齿尚不是非常清楚,却偏偏叽叽喳喳爱表现,有些事他们是说半句的,很考验徒元义的听力理解,幸好邢李氏还没走,在旁会翻译一下。
徒元义难得被包子们逗得哈哈大笑,赏了些东西给邢李氏后,邢李氏要带着羽奴出宫,但马屁精羽奴在徒元义和三个包子叙了父子父女情后,就赖着他,抱着他的大腿。
这让徒元义不禁怀念邢岫烟当初也有这毛病,允他留下来陪皇子们一起玩。
晚上,徒元义亲自哄孩子们睡觉,孩子们又像他们每晚要问外祖母一样问他。
铁柱问道:“父皇,母后什么时候回来?”
徒元义不禁心中一酸,说:“快了,父皇派人去接了。”
圆圆问道:“母后喜欢圆圆吗?”
徒元义抚了抚小女娃的头,说:“当然喜欢。”
另外几个孩子也追问会不会喜欢他们,徒元义耐着性子:“母后很喜欢你们,一定很想你们。”
……
远在川南的辛秀妍正在山寨大厅围着火堆,给几十个孩子讲故事,讲的是她熟悉的《西游记》,小篾片当然不可能将《西游记》背下来,细节描述上当然是用自己的辞句了。
在小孩们之后还围着些大人,也是听得如痴如醉,听到孙悟空变成了高小姐,骗猪妖背他,一路戏弄猪妖,引得满堂大笑。
辛秀妍终于说完了高老庄这一回,口干舌燥,正喝了口茶,却猛打了个喷嚏。用棉布手帕擦了擦鼻子,又接连打了几个,她觉得是不是有人在骂她或扎她小人了。
几个孩子围过来,撒着娇:“营长,营长,我们还要听孙悟空!”
辛秀妍被孩子们拉扯着、摇晃着,脸上又不能展露出后母脸来,还维持着和蔼的笑,心中却想着:果然熊孩子就是麻烦呀。电视剧还是一天放一两集呢,人家电视还是用电的,而她可没有电。
辛秀妍说:“不能沉迷说书,荒废学业,今天段先生教你们的十个字,都会写了吗?”
一个六七岁的小孩子说:“会了,会了!”
辛秀妍:“你们回去练,不但会写,还要写得好看,唔,还要教你们爸爸妈妈认字。”
孩子们见怎么也骗不了营长给接着讲孙悟空,不禁感到遗憾。辛秀妍又看看大厅围着这么多人,他们都不在自己屋里休息,而是出来蹭着听她给孩子们说书。就像九十年代初乡下谁家的彩电放《西游记》和《白娘子》时一样,左邻右里全都涌在一起。
原来自己说书已经说的这么好了,她忽然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只不过《西游记》到底不是自己原创,讲完《西游记》她得想办法将自己的小说拿来说说。
辛秀妍此时的记忆也恢复一些了,包括在现代居然混到了当写手,不过她还是糊里糊涂自己为什么会穿。
腊月里“大同军”所驻山寨家家户户也准备过年了,虽然女人很少,却也组织了百来个正常的家庭。
但是光棍却也更多,光棍们多是四人同住一屋的,一个个吃饱穿暖后总是想着媳妇。
要说这些光棍不想辛秀妍也是假话,不过营长可是没有人吃得消,这是杀人不眨眼的主呀。
他们觉得自己是没有戏的,于是私下里会谈营长会嫁给段先生,还是陈连长,因为他们两没媳妇,长得不错又识字。
辛秀妍知道自己的绯闻后,也意识到这些人太空了,于是在正月初四就照常训练他们。
……
却说因为陆续吸收接纳流民,到第二年春,大同军已经是一千两百多人了。
这时全军男女老少经过了半年多的相处与合作,建立了比较深的感情,而无粮的最大危机过去了。
播了种之后有一段时间相对空闲,辛秀妍便趁机召开了几次公开的研讨会议,让大家讨论“入了白莲教究竟能不能给自己幸福的生活”。这种研讨逐渐深入,通过一个个身边的实例,用这样朴素的说出自己真实的故事,来让这些人清楚的认识到,白莲教救不了自己,只有自己才能救自己,只有和朋友团结一心,才能守卫自己的家园。
由此,水到渠成,辛秀妍让全体男女老少确立了“大同军”的“主人翁”精神。辛秀妍称只有“大同军”的人,才是“觉醒的原白莲教教众”,他们拥有高于普通教众的“思想觉悟”。
所以他们将不会盲从于“大同军”之外的白莲教的人的行动,他们要团结在“军事委员会”周围,一切行动听“委员会”指挥,因为这世间只有“委员会”真的在乎他们的生死和利益。
辛秀妍又写了篇浅白的《权力与义务的有机统一》的文章,先让“委员会成员”学习,然后下发到各连、排全体学习。
辛秀妍也不是命令所有人要听她的,而是说明为什么要守纪律、听指挥,不守纪律、不听指挥给集体会造成什么严重后果,集体的利益损失后,最终也将损害他们的个人利益。
她还设立了各单位评选“基层榜样”的制度,对于有突出表现的“基层人员”,将会得到奖励。年度优秀榜样,营长将会请客吃饭。
对于基层的偷奸耍滑人士,则进行全村公告,并且酌情“劳动再教育”。
这一系列的方法步骤,让段芝、陈逸等有识之士也惊艳不已,段芝本来是有些自负的人,但是这个女人一再挑战他的三观。原来农民还可以这样管理,这种方法让这一群原来的普通农民逐渐脱离了乌合之众,成为一股精锐力量。
春去秋来,一年之中有不少义军和山贼觊觎这个大同军的粮草和女人而袭击过这个村子,不过都被大同军打得丢盔弃甲。
辛秀妍用兵完全没有彬彬君子的风度。
看对方来者不善,在路上开启设陷阱的,有诱敌深入再以多欺少的。一次遇上一伙足有两千人的凶狠义军,大同军与之兵力悬殊,辛秀妍便率全军逃到后山,装作不敢与之为战,先将村子和全村的粮草都让出来,这让对方得意洋洋,降低了警觉。
然而在晚上时,辛秀妍大同军却仗着熟悉村子,趁敌不备夜袭的,四百多人打败了两千多人。
大同军大大小小的保卫战,战无不胜,这也让全体军民十分崇拜辛秀妍。辛秀妍为人和蔼,不会欺压群众,颜值又高,所以深受大同军的爱戴。其实这时候,她若要走,编个谎话,倒不会再有军民会质疑,只不过她自己不走了。
大同军吞并了这些人,再进行队伍整编,人数已经近三千五百多人,而辛秀妍也从营长,升做了“团长”,旗下有三个加强营、一个警卫连、一个庞大的后勤营。农忙时是垦荒建设/兵团,而战时就是作战部队,全体无论男女老少,军民一体,都有织组编制身份。
十一月时,水田所种的稻谷已然被收进了粮仓,辛秀妍亲自和下属们去挖种在山地上的百亩番薯。
这些番薯的种苗还是从乐山那边一个大地主的农庄中弄来的。乐山的那个大地主的农庄也被别的义军攻破,大同军下山打听消息并收集粮种的一支小队就将庄子地窖中的一些番薯带回来了,让辛秀妍如获至宝。她亲自带着后勤部队开辟荒山种植番薯,这批番薯在四川也已经被驯化几代了,所以培育种植都很顺利。
辛秀妍和陈逸一起,看着挖了大约半亩地,让人堆放在一起,然后逐批称重累加。
此时没有化肥,但半亩地也有七百多斤,辛秀妍听了不禁哈哈大笑,身边所有人眼睛发亮。
一个四十来岁的老农叹道:“一亩地种谷子才两三百斤,这东西一亩能有一千多斤,贼厉害了!”
陈逸说:“明年我们可以种更多的番薯,那么人再多也不会有人挨饿了。”
辛秀妍心情愉悦,又令大伙儿将番薯装筐,忽听一个小兵来报,说:“寨子里来了两个贼子,甚是厉害,越过了我们三重防卫陷阱,还伤了我们的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