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贤能之士(2 / 2)

加入书签

虽然他不敢相信,其实……即便是失败,他也是能够接受的。

毕竟……这么多年来,从事农学,带出了无数的弟子和校尉,可他也很清楚,失败是家常便饭的事,总结失败的教训,汲取成功的营养,才最重要。

朱厚照可再没心思管其他了,他激动的让人取了一些土样和水样,兴高采烈的跑去研究院了。

…………

鸿胪寺。

在这段时间,这个外藩使臣们居住的场所里,络绎不绝的士人,却是隔三差五前来拜谒。

以至于在这里,总是门庭若市。

鸿胪寺的迎客主事刘尚对此,已经习惯了。

不过门庭若市,给予鸿胪寺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奥斯曼使臣所在的院子,送走了一批的读书人,而后刘尚前往此处。

苏莱曼却在此,显得很是激动。

他来此已有三个月了。

三个月的时间,让他对于汉文化,有了许多深刻的了解。

因而,他来时,本是让人铺了羊毛毯,一应的装束,也都以奥斯曼为主。

可现如今,他却是穿着一袭汉家的儒杉,微卷的头发也蓄了起来,他依旧还是瘦弱的样子,此刻,他的厅堂上,挂了一副山水画,此画意境深远,与奥斯曼国和佛朗机的画全然不同,那大片的留白,给予了苏莱曼极强的想象空间。

他时不时的会抬头看着画,看着那点墨的山水,感受着这留白中的意境,竟是如痴如醉。

案牍上,是四书五经。

圣人的著作,确实极有道理啊。

大一统……

盐铁制……

还有……车同轨、书同文……

读到这些的时候,他身躯竟不禁在颤抖,激动的脸都红了。

奥斯曼原本不过是一个部族,此后吞并了无数的部族,征服了数不清的国家,最终……才成为了跨越三洲的帝国。

除了伟大的君主之外,在地方上,却多有豪强,他们或为总督,被称之为卡夏,几乎掌控了财权和军权。

这何尝不是另一种形式的分封制呢?

这么多的家族,在君主强势的时候纷纷效忠,而一旦君主弱势,则进行叛乱,甚至对君主提出非分的要求。

不少的部族,虽是臣服,却在帝国紧要之时,却不肯兑付他们向君主的承诺,挟兵自重。

要用礼法去约束臣子,让他们知道仁义礼信,要用盐铁之政,去掌控帝国的财权,同时……需推广一样的文字,让帝国的每一个部族,都说同样的话……

若如此……才可以缔造世上最伟大的国家,传承万代。

方才,他与许多的儒者讨论了关于教化的问题。

只有教化,才可以使百姓只知君主,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刘尚进来厚,朝苏莱曼行了个礼。

苏莱曼此时道:“真是一个幸福的太子啊,他拥有数不清的贤能之士,可是他竟不能去采纳他们的忠言,居然远离他们……这叫……亲小人,而远君子……”

苏莱曼发出了叹息,有几分羡慕,又有几分嘲讽。

刘尚不禁道:“什么?”

苏莱曼这才回过了神,此前,不过是喃喃自语。

可哪怕是喃喃自语,他说的也是汉话。

在他看来,他要学习汉言,就必须贯彻始终,只有熟练的掌握,才能体会到四书五经之中的精髓。

那些大儒和读书人,都是可敬的学者。

他们似乎对于任何问题,都十分的精通。

他们说的每一句话,都带着极深的哲理。

只有熟练掌握这门语言,才能听懂他们的话,理解这些深邃道理的本意。

苏莱曼失笑,看着刘尚,用汉话道:“刘主事,今日,你又想和我讨论吗?你想讨论什么?”

刘尚没有过多的表情,甚至带着继续肃然,轻轻摇头道:“不,下官是奉礼部之命,特来催促王子殿下,及早递交国书的。”

“噢。”苏莱曼不以为然的样子:“这不是最要紧的事,我现在荡漾在知识的大海里,就像一条肥美的鱼。”

他用的是肥美来形容。

让刘尚突然下意识的,居然觉得嘴角有点湿润,饿了。

差点想岔了,刘尚倒是没忘了自己此次所来的目的,便又道:“这是至关重要的事,王子切切不可怠慢。”

苏莱曼却皱了皱眉:“这也是礼吗?”

“是。”

苏莱曼便道:“既然如此,只好如此了。我能在国书中提出邀请你们的读书人,前往奥斯曼定居吗?请不要误会,我对大明充满了善意,这些读书人,在我看来,都是至宝,一屋子的黄金也无法媲美他们的价值。”

…………

推荐一本书,叫《九龙吞珠》,你看,这名字这么霸气,蛮好看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