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寻根之旅(2)(1 / 2)
杨志远把陈明达给他的纸条交给蒋海燕,蒋海燕一看,说,这两个县,属同一市辖。相隔不算太远,说吧,先上哪里?
杨志远说,两个地方同等重要,到哪都是一样,就看怎么顺路。
蒋海燕于是一指其中的一个地址,杨志远一看是方明爸爸的老家。心想先去老家看看也好,让安茗先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免得猛一见生母,反而不知该如何是好。
杨志远说,蒋总,借你的车和司机用用也就是了,你就不用陪了,大家自行其是如何?
蒋海燕如何会肯,说,怎么,嫌老姐我碍事。
杨志远笑,说,是有点。
蒋海燕哈哈一笑,说,就是嫌碍事也是碍定了。到了沿海,我说了算,由不得你。
司机早把车开上了机场高速。沿海这些年发展迅猛,早就与当年陈明达到沿海时的情形不可同日而语,当年陈明达到安茗的老家坐汽车走山路,起码用了一天一夜的时间,此次杨志远他们却没费什么力气,全高速,四车道,杨志远他们只用了二个小时就到。杨志远不能不感叹,沿海的经济实力到底是比本省强,本省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不过是贯通了两条高速公路,沿海的高速公路却已是四通八达,非常了得。
杨志远叹服,说,什么时候,本省的经济能赶上沿海省就好了。
蒋海燕笑,说,志远,贵省的经济日新月异,发展势头迅猛。我相信用不了几年,肯定可以达到沿海现在的水准,但是要赶上沿海省,我看只怕还有些困难。
杨志远笑,说,蒋总这话倒也属实,本省在发展,沿海同样也在发展,但该追的还是得追,该赶的同样得赶,你追我赶,才有奔头。
下了高速,拐上一条省道,省道虽然不及高速,但也是一条笔直的康庄大道。乡野之中也是如此,水泥沥青路,四通八达。当杨志远感到大海潮湿的气息扑面而来之时,安茗的老家也就到了。
还是那个小渔村,但与将军的讲述,早就不相庭径了。一条笔直的大街从山上直达渔村的小码头,大街的两旁是清一色的依山势而建的小楼房。
所谓近乡情怯,安茗一踏上故土,看着眼前的场景,脑海中使劲地搜索,看自己是不是可以找到一丝儿时的记忆,可时光荏苒,年幼时零星的记忆早就被时光消磨得一干二净,安茗的记忆还是一片空白。
安茗站在街口,茫然不知所从。杨志远看了安茗一眼,安茗布衣牛仔,海边的风吹拂着安茗的发,碎碎的,有些凌乱。杨志远看着此时茫然若失的妻子,有些小心疼。他伸出手来,轻轻地握住安茗的手,说,安茗,走,我们找个人问问吧。
安茗点点头,顺从地跟在杨志远的身边。仨人朝街边人家走去。杨志远他们站在街口驻足观望良久,早就引起了乡亲的注意,三人往海边走,马上就有一个村干部模样的人走过来盘问。杨志远问,请问你有没有听说过方明、王秀梅的名字?
村干部困惑,说,方明?王秀梅?我们村的?没有听说过!
杨志远一想,此人三十岁左右,尚属年轻,对于那段历史只怕知之不多。杨志远说,那么这个渔村姓方的人多不多?
村干部说,我们这个村百分之八十都姓方,方姓在村里是大姓,我就姓方。
杨志远心想既然如此,安茗的老家在这肯定错不了。杨志远问,那你有没有听说十几年前,这里曾经有过一名参加自卫反击牺牲的烈士。
这等事情,村干部倒是有些印象,点头,说,是有过这么一个事情,但具体的情况我并不清楚,得问问村里的老人才行。
杨志远说,那能不能麻烦你带个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