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章 一着不慎满盘输(1 / 2)
对杨秋的解释,姬溪有些将信将疑。他耐着性子思考了很久,却实在找不出不相信杨秋的理由。杨秋已经背叛了马腾,他的家眷还在自己的手里,可以说,自己已经是他最后一刻救命稻草,自己倒了,他将一无是处,举世难有立足之地。
在这样的情况下,姬溪不得不选择全面的相信杨秋,总不能因为自己毫无实据的疑心便取消这次的行动,那样的话,不仅对随着他跋涉了二百余里的将士无法交代,对自己也无法交代。
于是,姬溪强打精神,将心中那点疑虑驱除,将目光放在当下。
这一次,姬溪没有选择相信自己的直觉,当然,这也不是第一次不相信直觉,直觉这东西在姬溪看来,有什么准,有时候不准,算不得数,更不能仅凭直觉做事。然而事实证明,有些时候对自己的直觉视而不见,是足以致命的。
事实是,杨秋确实背叛了姬溪,且他的背叛,就在这两日内。
姬溪想的大体不错,杨秋背叛了马腾,便不可能再回到马腾那边,但是,这并不代表自己就是他最后的依靠,在有心人眼中,他还是很有利用价值的,这个有心人当然不会是马腾,他是刘备,准确的说,是徐庶。
当今天下大乱之秋,天下各路诸侯闻风而动,便是一向暗弱的刘璋都顺江东下去打孙坚了,可在这个时候,刘备却没有什么大动作,除了分些兵马去助刘表外,他的大军一直按兵不动。
大家都以为刘备在防着姬溪的卷土重来,然而谁能想到,刘备的目光一直紧紧的盯着关中,盯着长安。
自姬溪起兵开始,刘备便派出了大量的哨探,更离谱的是,徐庶这个军事竟然也暗中来到了河西,他不知猫在了什么地方,冷眼旁观着姬溪和马腾的一举一动。
姬溪连续月余按兵不动,徐庶知道姬溪在等里应外合的机会,却好奇姬溪到底会用什么样的方式去里应外合。
当武威城内一个又一个奸细被马岱揪出来后,冷眼旁观的徐庶几乎已经确定,那个突然活跃起来的杨秋就是姬溪的暗子。但是徐庶没有选择提醒马腾,因为知道就算自己提醒了马腾,姬溪也最多是小败一场而已,无伤大雅,他要的,是姬溪大败,败的一溃千里。
于是,他继续冷眼旁观,接下来的事情发展确实没有出乎他的预料,那杨秋确实是姬溪的暗子,杨秋也确实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他为姬溪赚开了城门,使姬溪只用了极小的代价便夺得了坚不可破的武威城。
而后,他眼睁睁的看着姬溪快速的将战果扩大,直接兵临张掖城下。这个时候,姬溪的一个无关紧要的举措引起了徐庶的注意,且迅速的围绕着这个举措制定了一条计策,其源头便在于姬溪得到武威城后却对大功臣杨秋置之不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