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建奇功(2 / 2)
事实上,按道理来说,不要说孟海公这种级别的地主私藏点弓弩也就是硬弩级别的东西,怎么可能会出现这种夸张到变态的黑科技?
按照正常逻辑来说,弓的射程远大于弩,和弓比较弩的精度高源于它在长时间瞄准时操作者不会疲劳,但在不经过长时间瞄准射击时它的精度并不比弓高。
而弩的运用价值在于弓在制造时间和成本上是超过弩的,但耐用性也是超过弩的,而且维护简单。再有则是成熟的弓箭手的训练成本完全是弩兵的很多倍,这就是操作方面的问题了。
这两点是主要的弩有运用价值,虽然弩的装填时间比弓长很多,但是毕竟对使用者的要求也比较低,是远距离杀伤武器必不可少的存在。
不过,到了宋代的装备而言,弩箭比弓箭射程远,洞穿力强,“然张迟,难以应卒,临敌不过三发、四发,而短兵已接”,基本上就只有了周期长这一个问题了。
自宋神宗熙宁元年,横山党项部首领李宏进献神臂弓,北宋将之略加改进后,大量制造并下发宋军装备,成为宋军恃以克敌制胜的利器。而这个时期已经是西夏建国一段时间之后的事情了,也就是说,从初始科技的角度来说,西夏的强弩也同样是从这个模版出来的。至于最终大宋因为守城需要,南宋初期,名将韩世忠加大神臂弓的尺寸之类的,那就是属于移动起来更加困难的玩意了,再往后只能算是城墙武器而不是步兵武器了。
这里要说明的是,这个东西也就比大宋的颠峰时期科技要差一点,基本上可以称得上冷兵器时代的巅峰科技了。到后来元明清开始,元朝是因为这玩意不适合以骑兵为主的元军,所以禁用了,到后来明清就是开始发展火器了,所以总体来说,这个就是接近冷兵器时代最巅峰的杰作了。
等到杨汪反应过来,指挥大军冲上去抢人的时候,铁鹞子已经准备好了列阵冲锋了,而后方强弩虽然还没整好,弓箭手却已经上前到一定距离了,只要隋军上前,一波箭雨洗地是躲不掉的。
话说回来,这个时候冲到越王府亲卫队伍后面方才幸免于难的苏定方已经在配合着步跋子收拾残局了,阵亡的隋军自然也没办法,受伤的隋军则被他们架到了后方大军之中。其中也包括了被亲卫们死死保护着的杨玄感等人。
杨汪指挥大军抢人,隋军骑兵越众而出冲杀向前,迎头就是一阵箭雨扑面而来,虽然没有强弩那么凶残,但是覆盖性的箭雨对于没有具装的骑兵来说也是很大的威胁。
总算扛过箭雨之后杀到了义军面前,迎上他们的却是三百铁骑浩浩荡荡的冲撞过来,一时之间就是人仰马翻,血肉模糊。
这个时候,杨汪才看清眼前重装完备的铁鹞子,瞬间倒吸了口凉气。在箭雨、铁骑等威慑之下也只能在吃了一波箭雨之后,留下数百具尸体返回。
杨汪虽然也想不计代价把人抢回来,但是综合多方面的因素,他自己也是熟知重装骑步和强弩的威胁,在没有特殊条件的战术层面下,直接进行正面对决,不仅仅是人救不救得出来的问题,甚至可能是整个大军都要赔进去的问题。
至于说回头和杨素怎么交待,杨汪也是非常无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