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火攻(1 / 2)

加入书签

“隋军要火烧白马城?”孟海公一脸懵逼,没听说有这种套路啊!

比如说最经典的火烧新野,按照原文《三国演义》第四十回蔡夫人议献荆州诸葛亮火烧新野。诸葛亮第一把火烧博望坡,夏侯惇大败,曹操便亲自领兵伐新野。刘备放弃了新野,到樊城以避曹军。曹操的部将曹仁领的兵到新野,见城门洞开,城中无人,便引军进城中驻扎。夜来时分,就被火烧了。这就是“新官上任三把火”的前两把火。曹仁引众将突烟冒火,寻路奔走,闻说东门无火,急急奔出东门。军士自相践踏,死者无数。

不仅仅是这一次,各种火烧城池坑人的情况都是如此,要么就是安排好伏兵等着对面进来就打,要么就安排好易燃物等,一旦攻破城池就同归于尽。当然,火烧新野这种引君入瓮的计谋也有,却没有说让对面占了城池过了一段时间才引爆易燃物的,根本不存在可操作性。

但真要说不可操作性在哪,却也不好说。

一方面是易燃物会不会被发现的问题,另一方面是城中百姓的配合问题,或者说城中留下的潜伏执行者的配合问题,怎么才能够起到决定性的效果呢?

如果是约定好了当天晚上纵火,自然不用多说,大军刚刚入城,正是立足未稳之际,半夜纵火很大的可能就会引起暴乱。

而如果时间拖得久了,城里城外无法进行联系,怎么配合进行计划?

所以从孟海公的角度来说,不仅仅是没想到火攻这种事情,就算是这边魏定国提出了这个说法,对孟海公来说,参考各种小说、历史战例来看,也不太可能在瓦岗军都攻下城池好几天的情况下那费青奴再烧起一把火。

不过,魏定国毕竟是火攻这方面的行家,或许会有另外的发现,是以孟海公还是详细咨询魏定国的想法。

“进入城池的时候末将就已经感觉到有些异样了,但是四处查探之后却并没有发现什么明显可疑的易燃物。”魏定国开口解释道,“却是单廷珪在帮忙收拾院落周边的时候发现的异常。”

毕竟先前白马城可是挡住了卢明星好些时日的攻打,对于攻城战之中的守城方而言,滚木礌石之类都是非常常用的东西,打到后来物资缺少的话,更是可能拆掉一些房屋,收拾其中的梁柱、砖石来作为滚木礌石用。

所以最后邱瑞过来支援,最终攻下城池的时候,各种残缺的房屋也是随处可见的。大军一方面自然是要安抚百姓,另一方面也是要收拾城池,整顿防备。

这才有了孟海公大军到的时候,安排下来的区域里面还是有不少的地方是需要整理的,也才有魏定国、单廷珪等发现的情况。

单廷珪觉察的是残垣断壁之中有一些木料材质有异,毕竟是专业玩水的,很快就发现了木料在吃水方面有问题。

而魏定国更是玩火的专家,更是发现了这些木料的本质。

说穿了其实就是‘藤甲’,当然这个不是按照藤甲的模式去做的,而是做的家具、梁柱之类。

藤甲是一种经过特殊处理藤编而成的铠甲,对冷兵器有很强的防护力。和金属铠甲相比,具有重量轻、不怕水、透气性强等特点,很合适南方潮湿地域使用。防护部位以头部和上身为主,多和盾并用,以防护身体其他部位。制作方法是,把藤入水浸泡半月,却出晾晒三日之干,然后油浸一周再取出来晒干,最后涂以桐油编制而成。缺点是怕火易燃,更不适合寒冷北方使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