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五章 :大话题小话题(1 / 2)

加入书签

在这个星球上,历史分为东西两部分

在工业革命发生之前,这个世界的发展和地球相似,不同的是秦始皇并未英年早逝,他没有寻找长生的秘方,而是把精力放在了征服更多的领土。

远东、极东,乃至南蛮之地的尽头、印度洋的海岸,秦始皇的军队把欧洲以东的领土全部占据了,然而他的暴虐和战争的劳民伤财,依然导致农民起义和秦朝灭亡。

随后数千年,华夏分分合合、王朝更替,或许是没有焚书坑儒,东方文化得以延续,诸子百家在各地生根发芽,并且承认同一个文明。

于是漫长的时光过后,在秦始皇打下的基业上,无论再怎么四分五裂,统治者们依然以秦朝的疆域为华夏正统。

分裂、统一,分裂、再统一,华夏领土从未有过很大的变化。每当一个王朝兴盛的时候,这个王朝就会把所有地区统合,而在这些王朝之中,只有三个人做到了极致。

除去缔造了数千年格局的秦始皇外,还有汉武帝和武则天。

数千年后,在华夏分裂与统一的恶性循环里,西方出现了工业革命的苗头。当时的华夏内部充满斗争,然而幸运的是,这个时代出现了一批改革者。

这些改革者意识到了即将到来的危险,于是提出了三个王权的政体概念。这个政体以历史上最伟大的帝王为名,把华夏相互斗争数千年的上层统治者分为三个集团,又经过数十年的血洗后。最终得以实行。

三王权实行后。华夏开始了工业革命。速度远超西方,然而在最初的一百年间,工业革命带来的最大影还是对内部的影响。

原本就脆弱和充满矛盾的三个集团,再加上资本家等新势力的搅局,整个国家动荡不安,在发展与内斗之中缠绵悱恻。而此时,欧洲发现了新大陆,美洲和非洲等地相继落为白人的殖民地。

工业革命经过百年的发展。华夏的三王政体伤痕累累的走到了成熟的这天。它踏着上层阶级的血肉,通过确立几个核心法典,最终脱茧而出。

脱茧而出的华夏,第一任执政者是‘秦’的集团,秦帝上任,他发出了第一道宣言——向西方开战。

这个宣言当时差点没把西方诸国逗乐,政治内乱频繁的华夏怎么有能力向他们开战?

然而,新华夏的强大执行力超乎了所有人的想象,秦帝发军,整个华夏都动员了起来。其它两个集团竟然没有出来阻碍。

随后就是血腥的近代史。

秦帝差点侵吞世界,然而各国在关键时刻掌握了毁灭性武器。华夏只能放弃了。虽然他们并未弱于半分,然而星球却岌岌可危。

这场世界战争之间,秦帝换了好几任,最后没能赢取战争。上位的是‘武’的集团,同样失败——这次的武王非常干脆,很快就把权力交给了‘汉皇’。

“随后……就是现在的文化战争。”

桌上的茶有些凉了,但安东尼公爵一点也不在意,他向孟获问道:“你知道文化战争的目的是什么吗?”

“统一世界?”

这不是孟获的回答,在他身边坐着的沈洁听完安东尼的历史科普,率先笑了起来:“课本上都没这么写,我说公爵阁下,你可别逗我们!”

“逗?不……那就是统一世界。”

安东尼看了一眼沈洁,似乎没有在意她的插口,他接着说道:“文化战争的目的是文化融合,随着高铁和其它交通技术的发展……世界各国的距离会变得非常小,距离变小的时候,文化就没有了国籍。”

他喝了一口水,说道:“世界各国都敞开怀抱接受了这场文化的洗礼,两百年、最多三百年,这个星球就能实现文化的完全融合。”

“文化对人类的影响巨大,它是文明的种子。在过去,秦始皇把文明传播到了东方的每个角落,这片区域变成了今天的华夏。而在未来,你们的国家将要重复这一个步骤……”

孟获现在听懂了,这是一个文化同化和洗脑的过程。

就像在他上辈子,东方的文明充满了包容力和侵蚀力,即便被外族入侵,结果也是把外族融合在了同一个体系里面。

华夏现在做的是差不多的一件事情,它在用文化融合世界各地的人类的思想,用两三个世纪的时间侵蚀和吸收西方的文化,形成一个全人类的文明体系,那样统一人类就非常简单了。

这种事情能做到吗?

这个答案不想也知道——两到三百年,这个数字看起来小,然而象征的时间却非常漫长,古代一个鼎盛的王朝也就这个寿命。

这个世界的工业革命从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初开始,现在是二十一世纪,从工业革命诞生第一个蒸汽机开始,到现在的高铁遍布华夏每个角落,仅仅才过了两百年。

而在孟获原本的世界,时间差距也不是特别大。两百年,不管在哪个世界,这个漫长的时间都能改变一切,但它有个前提……

“你们为什么会同意?”

孟获问道,华夏想要文化融合是为了统一,然而其它国家为什么会答应?他从安东尼的话里发现了,这场文化融合是整个世界共同发起的行动……

“原因很多,关键的是我们别无选择。”

安东尼摇头,说道:“现在的时代是航天技术积累的时期,你们华夏比西方提前了一百年的技术积累,而且发展更快,如果我们不同意统一,当你们开始外星移民后,我们就只能留在这个星球。“

未来,如果有一天华夏掌握了宇宙的主导权。那西方的诸国就成了瓮中之鳖。既然如此。他们还不如选择妥协。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这是文化融合会被称为战争的理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