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三章千年世家裴氏子(2 / 2)
虽然这数百年来,身处烽火连天的乱世之中,裴氏族人基本都会修炼强身护体的武学,甚至对带兵打仗也并不陌生。
上马治军,下马治民,乃是当世士子必备的素质,裴氏一族中也不乏武学精深的一流高手。
但是,作为千年文华世家,有些观念却是永远都难以改变的,比如:千金之子,坐不垂堂,比如君子不立危墙之下,比如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这种固执的观念,乃是深入骨髓,镌刻在裴氏族人血脉传承之中的烙印,根深蒂固。
所以裴氏子弟一般在六岁前是只准读书识字,绝不允许接触武学之道的。
之所以有如此规定,便是为了避免后辈子弟沉迷武学之道而耽误了诗书文章的学习。
裴氏一族的掌权者们固执地认为:先文后武能够有效地避免族人沾染上逞凶斗狠的武夫习气,诗书文华,乃是裴氏一族立身之本,最为重要的根基。
若是后辈子弟中出了粗鄙不文的武夫,裴氏一族的族老们估计都恨不能一头撞死在耻辱柱上,死后都不得安宁,为祖宗蒙羞而万劫不复,永世沉沦于春秋之诛。
所以裴氏族规明文规定:族中子弟只有在六岁之后,才能接触兵法、武功、射箭、骑马、驾车等等这些东西。
即便是如此,这些东西也只能当做辅修课程,绝不能超出君子六艺的范畴。
当今世道,文武并重固然是大势所趋,但是裴氏族规当中,以文为主,以武为辅,文为本,武为技的主次顺序是万万不可以颠倒的。
本来按理来说,早几年,晚几年开始修炼武功并没有太大的关系,先文后武对于武学之道的修炼甚至还有一些助益。
因为越是上乘的武功,便越需要渊博的知识底蕴作为支撑,否则根本无法理解和感悟高深武学中的道理。
每一位绝顶高手,必然也是一位博学多才之士,无论是释道儒还是逐渐沦为魔门的诸子百家残余诸脉,尽皆如此。
话本中那些大字不识一箩筐,却练就一身天下无敌的武功的人物,纯粹是编出来糊弄愚民百姓的。
但是苏长生终究不是寻常孩童,转生三世的他早已习惯了执掌力量,伟力归于己身的感觉了。
在传承天地中,高居众生之巅,威凌天下的经历,更是铸就了苏长生睥睨天下的高傲。
而且由于并未受到胎中之谜的困扰,苏长生本尊身上的修为虽然不能带入此方天地,一身渊博的学识却依然存在于他的记忆中。
所以苏长生此时虽然我幼童之身,眼界,见识和心性修为,却远非常人所能及。
诺大的河东裴氏,能在这些方面与他比肩的,估计一个都找不出来,是否先奠定文学基础,对苏长生而言并无太大的意义。
而且在婴儿时期,襁褓中那段不堪回首的经历,那种任人摆布的屈辱和无力感,早已经让苏长生的耐心消耗殆尽了。
在三岁后,到了可以习武的年纪,他又岂能白白浪费?
但是作为河东裴氏的嫡脉子弟,身份尊贵的苏长生无论走到哪里,从来都是前呼后拥的。
即便是睡觉,如厕的时候,身边都会跟着两个贴身服侍的婢女,哪里会有独处的机会?
不得已之下,苏长生只能煞费苦心地创出这一门画风鬼畜的奠基之法,暗戳戳地偷偷修炼。
不过由于年纪尚幼,苏长生还是以促进身体的自然发育为主,并未急于修炼内功,凝聚内气。
因为这个阶段正是精气神急速增长的时期,现在开始炼精化气,不啻于是揠苗助长。
精气神之间的平衡一旦被破坏,不仅会影响身体发育,更会损害身体潜力,自断前程。
所以苏长生也跟其他刚刚开始习武的幼童一样,只为了伸展筋骨,强身健体,促进气血的增长罢了。
当然啦,就算没有这些限制,苏长生也不敢贸然修炼内功,凝聚内气。
苏长生若仅仅只是表现得天资聪颖,身体健壮,气血强于寻常幼童,还可以用天赋异禀来解释。
但如果在从未接触过武功的情况下,莫名其妙便踏入修炼之门,成功凝聚内气,恐怕妖孽转世的这顶帽子,就得结结实实地扣在他头上了。
虽然……这并不没有冤枉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