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一百零三章 抢BP的未来(求订阅)(1 / 2)

加入书签

英国ZF都快郁闷的自闭了,打死他们都想不到,科威特投资局竟然对他们的话视而不见,简直活久见,一群奴隶竟然敢无视主人的话?找死吗?

然而没等英国ZF做出反应,BP很快就告诉英国ZF,科威特国家投资局已经可以控股BP了,接下来就会派员加入董事会,把BP的宝贵经营经验也会端走,还会影响BP的战略。

同时,科威特也宣布很快就会支配北海油田的生产,还会要求BP投巨资建立脱硫工厂以便于处理含硫量很高的科威特原油。

英国ZF发现外交领域已经无计可施,也不能像当年一样逞日不落帝国之强,依靠军事强权来解决问题,于是转而求助于法律。

科威特在BP持股过多的问题被提交给垄断和兼并委员会裁决,裁决的结果是科威特必须减持到10%以下。

ZF出力不出钱,BP实在找不到一个合适的买主可以在低迷的股市中,拿出20多亿英镑购买科威特手中被裁决为不可以拥有的7.9亿股BP股票。

无奈之下,BP出售了其位于澳大利亚的全部矿业事业,筹款24亿英镑,买回了科威特手中大半股票。

科威特控股事件解决了,虽然BP不情愿放弃矿业行业,可是,从此以后,专注于石油、天然气领域的BP,取得了更大的成就。

在石油业历史短短的100多年时间里,由于资源的稀缺,以及资源和销售的全球跨国布局,国际ZZ博弈和商业竞争从来都是唇齿相依的。

从石油消费国来看,一方面,国家利用外交手段甚至军事手段保护本国石油公司的利益,一方面,石油公司的开拓进取以及积累的实力,保障了本国经济的发展,也为国家ZZ增加了话语权。

在这个领域,纯粹的自由主义市场理念和自由国际贸易理念都显得不太适用。

石油企业的领袖需要兼具企业家、ZZ家和外交家的能力,例如BP和巴列维国王斗智的卡德曼,巧妙引入ZF支持的格林韦。

这么看来,那个被誉为下一任BP公司CEO主力候选人的伯纳德鲁尼,似乎不是一位优秀的掌舵人。

康拉德更是直言不讳道,“如果伯纳德鲁尼不及时调整自己的思路,BP百年清誉恐怕毁于一旦。”

这个预言算是非常严重了,尤其对于BP这样的巨头来说。

阿布更阴,只听他沉声道,“我听说BP最近要布局电动汽车领域,目前来看他们能够选择的目标不多,我们要不要提前下手?”

杨橙眼睛一亮,“你说的是EV?”

EV是英国最大的电动汽车充电公司,在道达尔等欧洲石油巨头相继布局新能源领域之后,BP肯定也是要跟上的,但他们能够挑选的目标真的不多,可以预料的是,作为行业领头羊,EV绝对是他们优先考虑收购的目标。

如果杨橙他们出手,把这颗保熟的西瓜提前摘下来,不仅会完成对他们的报复,还会让他们在全新领域布局上慢了一步,这招可够毒的。

更何况,在北海油田开采完之后,难道他们三方的合作就要解体了吗?

在杨橙看来,这是下下签,以他们三个人的实力干点什么不行?分开是最差的选择。

既然如此,提前布局新能源领域,同时又完成了对BP的报复,这是一举两得啊。

而且比起研发纯电汽车,布局充电似乎更直接有效,要知道随着电动汽车的推广,如何选择电池充电方式、建立相关的充电设施,几乎是所有城市需共同面对的话题。

那么,是选择充电还是换电?相当于在苹果和华威之间做选择。

换电往往被大肆宣传为解决电动汽车充电相关挑战的“银色子弹”,电动汽车的核心是电池,常见的电池充电方式是直接将汽车和充电接口相连,像这样电池留在电动汽车内部充电,意味着在整个充电阶段需要将汽车需要在那里。长时间的充电对于已经习惯用油枪快速加油的车主们是个麻烦。

多数时候,充电上的时间损失也会带来电动汽车使用者收入上的损失。

电动汽车充电面临的一个互通的、也可能是最大的问题是对充电停车空间的需求。

现在全球的土地价格都非常昂贵,而停车空间需求对任何电动汽车充电业务的可行性影响都是巨大的。

从电动汽车充电企业角度来说,空间需求最小是最好的情况,当然,这可以通过在现有停车场提供充电设备等方式来解决土地问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