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大获全胜(2 / 2)
在与刘备为敌之后,从冀州以及关中的大片产粮区运来的粮食物资补给就断绝了。他们必须要在辽东地区自己寻找足够多的食物。
这让之前非常富裕的,可以吃一碗岛一碗的辽东军不得不执行一定的“游牧化”的粮食战略——食谱里面原本比例不高的奶酪制品,以及各种肉类大量提升,让辽东军兵士们忍不住大声抱怨起来——
奶制品和肉制品吃多了,就跟那些蛮夷一样一身腥膻。而且还油腻,而且还不容易消化……饮食习惯不是那么简单就能改变的……更不用说要供应几十万大军,就算奶制品与肉制品都不能敞开供应。所以油脂作为一种重要的能量来源,自然不可能平白无故的丢出来,进行这样意图不明的火攻战术。
“某种意义上说,这场战役的结果从最开始就确定了。”
当骑兵开始冲锋,火焰中,公孙瓒辽东军精锐惨叫着,向着惟一的缺口处前进,自相践踏上网狼藉的同时,刘玄德平静的这样说道:“或许某些人觉得,敌人的军队数量与我军的军队数量差不多。如果说精锐的数量的话,甚至敌人的数量还更多一些。但是战争从来都不是单单比拼军队数量就能决定的。”
刘玄德的经济实力,刘玄德的动员能力,刘玄德的军队与领地的组织方式以及他们的心念,甚至可以说信仰。当然还有后勤,物资,以及科技实力等等等等……
不计算摆在台面上的,刘备的大军的军事实力,以及刘备麾下装备的武器装备,大量重火力武器以及大批的优秀指战员。单单说这些与战争间接相关的东西,就能看出来,这场战役开始之前,刘玄德已经占据了绝对优势。
而再接下来,便是攫取胜利了。
慌乱,慌张,紧随其后的便是恐惧与疯狂。
刘玄德的骑兵部队实际上与公孙瓒的辽东军差不多。但是,他将这些骑兵集中使用,而后一股脑的用在了战场上。更重要的是从最开始,刘备就没有使用那种软绵绵的骑射技术,而是使用了刚劲有力,而且冲击力,震慑能力,对士气打击更大的突击战术。
数以万计的突骑与精骑踩碎积雪,向前冲锋,那排山倒海一般的气势给人的震撼感,是任何语言都无法形容的。
尤其是冲在最前面的,配备了新式铠甲的轻枪骑士和赤色铁骑。那如同镜面一样反射着光芒的大块锻钢甲片。所谓的板甲,而且还是刘备一步到位的仿照文艺复兴后期,工艺成熟的玛克西米利安与哥特式板甲,结合了部分中国元素制造出来的。那种给人的震慑力,更是无以复加的强到了难以想象的程度。
甚至很多辽东军士兵,单单是看到了这样的铁甲骑士向他们冲过来,就一瞬间丧失了斗志,而后崩溃了——也就是说,辽东军有半数,甚至半数以上的军队,在刘备转入全面反攻后,陷入崩溃,或者面临崩溃的边缘——
也就是公孙瓒临时强行招募的部队,来自幽州的郡兵,还有从东北山林招募的野人军与从草原上招募的游牧部队。他们占据了公孙瓒的三十万大军的一半以上。而他们更是那种打顺风仗还可以,逆风就会崩溃的部队。
连带着,在这些军队崩溃之后,那些还想要反抗的辽东军主力部队的阵型也被牵动了——
他们真的不愧是精锐,也真的不愧是天下无双的骑士。
在中计,前锋被火焚,同时连续攻击车阵大半天,伤亡惨重的情况下,仍旧要拼命抵抗。
但是很遗憾,这种抵抗通常是徒劳的。不单单是因为那些杂兵的牵连,同时也是因为短时间内,他们无法结阵自保——因为在这之前,他们的阵型是偃月状的,将车阵环绕包围起来的进攻阵型。在周围不少友军崩溃,场面一度混乱的情况下,即使各个辽东军部曲部队自我列阵,也只能组成一个个各自为战的小型方阵。无法互相策应。最终的结果,只能是在刘玄德铁骑的不断突击下被碾碎。
就好像是决口的洪峰时刻,那些一枚又一枚被投进去的沙包一样,除了被洪水冲走之外,没有任何第二种可能性。
甚至连他们能抵挡的时间,都不会很长。之因为辽东军的主力精锐绝大多数都是骑兵。他们没有配备太多步行列阵防御的武器。譬如超长步槊,强弩,橹盾等等——又因为辽东军的突击骑兵数量较少,所以甚至连马槊与长矛数量都不够用。
无法列阵森严的辽东军的一个个小方阵,几乎都在一眨眼间,被刘备骑兵突破,冲垮,全军覆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