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轻松赚了几百亿(1 / 2)

加入书签

张山如一位熟知历史的教授,娓娓道来。“之所以陈祖义竟然敢对郑和舰队动心思,是因为当时的陈祖义并非流窜海上的小股匪盗,他甚至早已控制了苏门答腊重要港口城市旧港为基地,很像是今天本拉登式的巨枭。面对郑和船队的优势武力,陈祖义突然声称愿意投降归顺,但郑和得到线报说那是陈的一个圈套。于是,郑和将计就计,在将陈祖义的舰队诱入埋伏圈内后,突然施用各种火器密集发起攻击,

陈祖义的舰船被焚毁10艘,被俘获7艘,部下死亡5000余人。而郑和船队几无损失。但陈本人侥幸率残部逃脱,数月后,郑和的海军还是设法将陈祖义等人俘获,带回南京处决。”

说到这里,张山看着阮明雄道。“你听出什么来了么?这一场海战。“

“这个……BOSS,我觉得这一战,郑和胜得有点太轻松了。天朝有句古话,叫做‘杀敌一万,自损八千’。郑和的海军,居然没有什么损失。这……”阮明雄一脸狐疑的道。 “你说得对。”张山赞许道。“要知道,陈祖义横行海域几十年,参与过大小数百场海战,麾下的海盗,尽皆精于海战。郑和的海军,虽然装备上胜过陈祖义,但战斗力和战斗经验方面,我想,必有不足

。在这种情况下,郑和摧毁了陈祖义10艘海船,俘获7艘,并杀死5000多海盗。自己的海军却是‘几无损失’。我认为这根本不可能。除非,是有什么其他势力,在帮助郑和。”

“是人鱼!”阮明雄脱口而出道。 “是的,‘陈祖义突然声称愿意投降归顺,但郑和得到线报说那是陈的一个圈套’——这个线报,我分析来自于人鱼;以全然没有伤亡的代价,大败陈祖义海盗军团——这也是依靠人鱼帮助;‘但陈本人

侥幸率残部逃脱,数月后,郑和的海军还是设法将陈祖义等人俘获,带回南京处决‘——陈祖义这种半辈子都在海上征战的人,逃脱之后,是极难被俘的,但最终还是被活捉,我认为,还是人鱼干的!”

“也就是说,这一战,让郑和与人鱼,终于产生了交集!”张山断然道,“算是攀上交情了。“

阮明雄一边啧啧称奇,一边快速打字记录。 张山兴致勃勃,继续说道。“处决陈祖义的场面,也非常有意思。根据一些野史描述,是三宝太监郑和,亲自行刑,一刀砍掉了陈祖义的脑袋。你想想,以郑和当时的身份,犯得着去充当刽子手么?顶

多就是监斩罢了。”

“BOSS,你的意思是,杀人灭口么?”阮明雄抬头问道。

张山笑道。“当时海盗陈祖义被抓,整个大明,举国欢庆,皇帝朱棣,更是要郑和,将陈祖义带回来,当众问斩。因此,郑和才没有办法,在中途砍掉陈祖义。” “我查了大量资料,一本野史上是这样记载的——1407年三宝回国,陈祖义被皇帝下诏砍头,不料临刑前,陈祖义对皇帝说‘海上有鱼,上身为人,得之可长生不老,我愿意前往替...’话声未完,三宝手

起刀落,‘皇上,切勿听信小人之言’。”

“皇帝一言未发,拂袖而走。”

“BOSS,在这个时候,其实郑和,已经知道,人鱼的肉,可以让普通人长生不老了?”阮明雄颤声道。 “郑和一定从陈祖义身上,逼问出来很多关于人鱼的事情。而且,他与人鱼,直接打过交道,甚至联手击溃了陈祖义的海盗部队。所以,人鱼的眼泪可以让人随心所欲潜水,吃人鱼的肉,可以让人获得

人鱼的部分技能……我想,这些郑和都很清楚了。” “同样是一本野史上记载,十几天后,三宝又一次受命二下西洋。临行前,皇帝对三宝委婉表达了寻找人鱼之事,三宝愁云满面的点了头。1409年,在外佯装围捕人鱼两年后,三宝回国,称未找到人鱼。同年十月,三宝第三次受命下西洋,随行的还有皇帝主要谋士姚广孝。姚广孝是一代高僧,法名道衍,皇帝的心腹。皇帝之意三宝心知肚明。船队出发,行至印度海域时,姚广孝终于发现人鱼踪迹。那是一只落单的人鱼。面对坚船利炮,纵使人鱼本领通天,终究还是落入姚广孝之手,就在启程回国之时,三宝偷偷告诉姚广孝,人鱼知道佛牙的下落。佛牙指的就是释迦牟尼佛未烧尽的遗骨残片的牙齿,也就是舍利。对一个僧人来说,世间恐怕难有比这更为贵重的东西了。为得佛牙,姚广孝决定依靠人鱼之力。人鱼一族遂听从三宝的建议,带领船队到达印度洋海域的狮子国(今天的斯里兰卡),在那里取得

佛牙。姚广孝想捉拿人鱼回国交差,却被三宝及时劝阻。”

“野史上说,就此,人鱼一族,对郑和感激涕零。”

“如果我没有猜错,郑和在印度海域捉到的那只落单的人鱼,就是后来,郑和的妻子。”张山微微点头道。“姻缘,应该就是在第三次下西洋的时候,种下的。” “第四次和第五次下西洋,并没有发生什么特别的事情。但在第六次下西洋途中,郑和船队遭遇风暴,险些丧命,野史上说,‘幸得贵人相救,免于灾难’。这里的贵人,无非就是指人鱼了。也就是说,

第四次和第五次下西洋,郑和自己也没有人鱼的下落,而第六次下西洋,他又和人鱼接上头了。” “1422年,朱棣去世,仁宗即位。见三宝下西洋并无实获,于是下令停止下西洋的行动。三宝日夜思念人鱼,终于向皇帝求情,愿意再替皇帝去海域寻找传说中的人鱼,以获长生之术。皇帝应允。143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