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英科长(1 / 2)

加入书签

按照队长的说法,我们这一次遇到的,又是一起连环杀人案!

“朗逸正在进行现场的痕迹鉴定,看看他能给我们什么信息吧。”

队长示意我们上楼看看。

我们在三楼的走廊里,看到了四分五裂的死者,和正在死者周边忙活着的朗逸。能够看得出来,此刻朗逸的工作,已经进入到了尾声。

虽然早就已经做好了心里准备,但是看到死者的时候,我心里还是涌起了一阵恶心。这位死者王默,真的死的太惨了。

他的尸体为我们完美展示了“一摊”的定义,全身都被肢解成拳头大小的尸块,堆在走廊的正中央。他的头颅,就立在这堆尸块上,面目扭曲的极为严重,显然死前遭受了极大的痛苦。

“怎么样,现场的痕迹,能够告诉我们一些什么?”队长来到了朗逸的身边,问道。

“从现场的痕迹来看。这里并不是案发的第一现场。而且凶手很聪明,不仅带手套隐藏了自己的指纹,还事先准备了鞋套,我并没有能够采集到凶手的脚印痕迹。”

我知道,脚印痕迹,在现场痕迹勘定中,是很重要的一环。一名痕迹专家,能够通过凶手留下的脚印,推断出凶手的身高体重,对我们缩小犯罪嫌疑人,有极大的帮助。听到没能采集到凶手的脚印,我们都有点儿失望。

“不过我还是有一些发现,你们看那里!”

朗逸向远处一指,示意我们看他用记号胶带围出的两个圆形区域。

“这两个区域是穿着鞋套之后,踩出来的。楼梯口的暖气有轻微的泄露,凶手在不知觉的情况下,踩到了那里的水珠,才留下了这两痕迹。这两个印记大小不一,说明不是一个人猜出来的。这是一起团伙作案!”

队长盯着这两个痕迹点了点头:“嗯,跟我之前想的一样。我之前就觉得,将李元华的尸体带到图书馆的顶层,是一项十足的体力活。凶手如果只有一人的话,恐怕难以胜任。”

之前我们就讨论过,在李元华的命案中,李元华颈部的斩痕很不平整,说明凶手的力气不大。这样以来,他就不可能独自一人,完成搬运尸体的工作。朗逸的这个发现,正好符合我们的判断。

“除了这一点,还有什么发现?”队长继续问道。

“虽然是团伙作案,但是在搬运尸体上楼的过程中,二人多次停下来休息,导致楼梯上许多滴落的血珠。也就是说,两位凶手的体制都很虚弱。”

朗逸不愧是现场痕迹学的专家,就连楼梯上那些微小的血珠,都没有逃过他的眼睛。而且从这些细小的痕迹中,他就能推断,两位凶手都比较瘦小。

“教学楼大门的门锁上,有陈旧性划痕。凶手应该私下里配过门锁的钥匙,因为钥匙是后配的,和门锁并不能百分百的契合,所以每次开锁,都会在门锁中,留下陈旧性划痕。”

队长咋了咋嘴巴:“这条信息,好像没什么用啊。辛苦你了,剩下的事情,就交给法医科的人吧。”

队长示意我们先不要乱动,等法医科的人过来,做尸检工作。

正说话间,楼梯间传来了一阵响动,三五位穿着白大褂的家伙走了过来。一看他们装束和手中的工具箱,我就知道,这几位是法医科的人。

让我没想到的,为首竟然是一个挺年轻的女人。这家伙虽然带着厚厚的口罩,但是从脸型来看,绝对是一等一的美人胚子,容貌应该不比苏湘差。

一般来说,刑警队伍里极少会有女性出现。就算有,也大多和苏湘一扬,从事模拟画像专业。因为只有在这个专业上,女性才比男性更有优势。

像我们这些整天跑现场的外勤人员、现场痕迹勘定,甚至法医,经常要跟尸体打交道。一般女性都没法度过心理上这一关。

我跟不少市局分局的法医们都打过交道,还是第一次看到有女法医的。

一看到来人,队长赶紧站起身笑嘻嘻的打了个招呼:“英科长,这大早上的,您还亲自出警呀。”

被称为“英科长”的女人点了点头:“我听说是件分尸案,就亲自过来看看。免得其他法医们看走了眼,误导了你们刑侦队。”

这个英科长看起来年纪不大,说话的口气倒是不小。听她的意思,她就是市局最优秀的法医了。

这位英科长跟我们队长简单的客套了几句,就带上胶皮手套,打开工具箱,开始工作了。

“从伤口的流血痕迹来看。死者死亡超过两小时,才被肢解。暂时没有找到致命伤痕,但是从肌理反应来看,死者死于失血过多。”

英科长也不觉得恶心,她径直拿起了尸块,开始一块块查验起来。

“死者被切割成三十余快,切割的边缘较为平整,我认为,凶手在分尸过程中,使用了电锯或汽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