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6章 赶年集(1 / 2)
1991年还是万元户光荣的年代,一般农村家庭一年到头能落个一千块钱的存钱就已经算是很骄傲的了。
刘振远兄弟两个,他还有个弟弟,叫刘振东,他俩都不是安于现状的人。90年代,农村大多数家庭的情况都差不多,有钱人是少数,但是大家都知道,开放市场了,自己周围的人,将来会有很富有很富有的,当然也会有很贫穷很贫穷的。
所有人都希望将来自家能成为那个幸运儿,能当地主,谁愿意当长工呢?
在90年代的时候,能看到大家的脸上那种看到希望的笑容。因为在那时候彼此的差距都还不算大,谁发财谁享福,也都是说不准的事情。
刘家靠着卖对联,一天时间就赚了一百六十多块钱,四倍的利润率,直接看傻刘青山。
90年代干啥最赚钱,就是小商小贩了。
后来我们周围许多有钱人,在90年代的时候都有个小商小贩的经历。在商品经济的大潮下,学校里的老师辞职下海经商去了,单位公务员下班要到夜市练摊,在90年代,大家就像是都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发令枪响了,许多人没了命得往前跑。当然了,也有许多人,根本没有意识到已经打响发令枪了。
刘青山他们这边的农村,是八四的时候才把土地承包到户的。
不过,土地承包到户了,市场还没有真正意义得放开,当时还处在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并存过度的阶段。
实际上,粮票布票什么的等等,是到1992年的时候才全面取消的。
不过,市场已经开始慢慢地放开了,而且开放的市场,会出现越来越多原先没有出现过的商品。这些商品能不能流通,需不需要办理什么证件,凭着当时的行政管理水平和条件,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
刘振远他们家贩卖的对联也没啥危险性,监管宽松一点也没什么问题,但是有些商品,倘若监管不力,实际上是很危险的。
比如说,烟花爆竹!
今年大寨乡年集的爆竹市和对联市又挨在了一起,这让刘振远他们一家实在是苦不堪言。
卖对联是暴利,卖爆竹更是暴利。
一挂爆竹的成本不到五分钱,到了集市上之后卖五毛钱,百分之九百的利润率,让前世干过销售的刘青山觉得不真实。
90年代小商小贩赚钱,因为不管卖什么东西,利润率都是那么高。只要你勤劳,90年代的小商小贩总能赚到第一桶金的。
有了第一桶金,接下来那么多机会,随便抓住一个,就能发大财了。
刘青山有个远方表叔,从1990年开始做木材小生意,一百块钱一方买过来的落叶松,卖给鲁中县当地的木匠、建筑队等都是四百块钱一方,而且还都没有讨价还价的。这样,刘青山的表叔一年能赚大约四万块钱,到2002年的时候,手里已经攒下了大约五十万的资金了。
后来刘青山的表叔看到城里大搞建设需要大量的钢材,然后用手里的五十万开始干起了钢材生意,然后到2006年的时候,已经是千万富翁了。
看着自己大声吆喝着卖对联的父亲,刘青山托着下巴,心里面寻思:能不能把父亲培养成表叔那样的人呢?
其实刘青山心里清楚,从父亲跟母亲经常提起说谁谁谁家肯定是个万元户,谁谁谁家明年就成万元户了这些话来判断,在自己父亲的心目中,肯定是有个小目标的,那就是万元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