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前往沧源(2 / 2)

加入书签

留在学院的七星弟子们,抬头仰望着七只青鸾在空中渐飞渐远,最后消失在茫茫天地之间……

……

沧源,是丹丘国最南边的一个小镇。丹丘国是北幽域的一个二等国,地处位置比较偏僻,与凤栖国一南一北,相距甚远。

青鸾的飞行速度极快,用了整整五天的时间,终于到达了丹丘国边境。

不同于瑶城的繁华,许是因为处于北幽域边缘,丹丘国的繁华程度看起来竟连万澜国也比不上。

只不过,丹丘国有一个特点,便是人多。

据统计,凤栖国瑶城共有九十二万人。而丹丘国的都城,竟有一百多万人口。就连发生了水灾瘟疫的沧源,也有将近一百万人口。

当大家看到沧源的数据后,心里拔凉拔凉的。

瘟疫最怕的就是人口密集,人越多,传染的越快,治理起来便越费劲。

区区一个边缘小镇,竟然住着将近一百万人口,炼药得炼到猴年马月去?

别说其他炼药师,就是凤幽月,也是眼前一黑。

大家简单的休息了一下,吃了口饭,喝了些水,又继续上路。

半日之后,终于到达了沧源。

顿时,大家的脸色都凝重起来。

坐在青鸾的背上,俯视大地。房屋坍塌,水淹城镇,哀鸿遍野。

无家可归的老百姓们或躺或坐在搭起的高台上,有的人冲着大水哭嚎不已,有的人看着被摧毁的家园面露绝望。

天空阴沉沉的,乌云盖顶,遮住了明媚的阳光。就好像灾民们的阴暗绝望的心情,看不到一丝光亮。

叶临溪叹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不忍之色,“去我们的大本营。”

由于这次灾难十分严重,已经惊动了官府的人。故,为了表示对七星学院的尊重和感激,沧源知县特意将大家安顿在了县衙内。

七只青鸾从高空飞下,惊动了县衙的官兵和四周的百姓。

大家抬头仰望,看着青鸾落入县衙之内,一行七十人跳了下来。

“来者可是七星贵客?”一名身着青色长衫的青年男子看了一眼青鸾,小心翼翼的问。

叶临溪从队伍里走出来,沉声道,“正是。葛院长可在此处?”

“在在!葛院长刚刚回来!”青年男子连连点头,拱手作揖,“不知贵客驾到,有失远迎,还望见谅。在下乃沧源县师爷周丙申,欢迎贵客到来。”

青年男子虽然语气小心翼翼,但却并不谄媚,让叶临溪多了几分好感。

“可否引我们去见他?”

周丙申忧心疫情,也没心思过多寒暄,当下便带着叶临溪去了后院。其他人则原地休息,稍后再做安排。

趁着这个空档,凤幽月打量了一番县衙内部的情况。

院落摆设十分简单,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县衙。没有多余的点缀,虽然简单,却不简陋。

再看那些向这边偷看的官兵们,虽然都面露疲色,但眼神都还算清亮。

想来,这里的知县应该是一个不错的人。

没过一会儿,周丙申走了出来。

“各位请随我来,知县大人心系各位贵客,准备将大家安置在后院。”县衙的后院,便是知县居住的地方。

凤幽月跟着周丙申穿过前堂,进入后院。内里的布置并不奢华,几座假山,一池清水,看起来格外雅致清静。

此时,在院子中,大大小小搭起了十数个帐篷。

见众人到来,帐篷中钻出了熟悉的面孔,均是七星的弟子。

“房间紧张,大家就地休息吧。”这时,葛天君从屋内走了出来,在他身边跟着叶临溪和一名身着官府的中年男子。

想来应该就是沧源县知县了。

“贵客临门,却让大家住在帐篷里,方某心中不安。”沧源知县方之誉拱手作揖,一脸嫌疑。

“知县大人言重了,我等是带救援任务而来,并非享乐,能有一处地方休息足矣。”葛天君缓声道。

方之誉心中仍有不安,而凤幽月等人,却已经选好了地方,拿出帐篷忙活起来。

大家训练有素,虽然许多都是世家弟子,但没一个叫苦喊累的。

方之誉见此,心中大为动容,七星学院的形象在他眼中又高大了几分。

就在这时,一名衙役从外面急急忙忙跑了进来。

“大人,最新传来的消息,小牛村出现四例感染者!”

方之誉闻言,眼前一黑,耳边嗡嗡作响。

小牛村,在沧源县中,人口总数排在第四位!如今爆发瘟疫,不知道会死多少人!

“葛、葛院长,”方之誉声音都哆嗦了,一脸惨白的抓着葛天君的袖子,“我们该如何是好?”

“大人稍安勿躁。”葛天君镇定的拍了拍他的手,扭头看叶临溪,“叶长老,你看该怎么办?”

叶临溪垂眸沉思片刻,开口道,“先去看看。我要知道具体情况。”

说着,他扫了一眼众弟子,点了几个人,“你们随我一同前去。”

凤幽月被选中,同其他几人跟着叶临溪,离开了县衙。

小牛村距离沧源县衙不远,乘坐青鸾只一刻钟便到了。

当方之誉出现在小牛村村口时,一群老百姓好似看到救星一般,站在垒起的土堆上,遥遥眺望。

此时,小牛村已经被洪水淹没。房屋倒塌,地上汪洋一片。村民们聚集在土堆上、屋顶上、以及已经干涸的地带,眼巴巴的望着出现的陌生人。

“洪水情况如何?”叶临溪问。

“已经得到控制,正在进行排水工作。”方之誉连忙道,不敢有半点轻慢。

叶临溪轻轻颔首,忽而皱眉,“此次水灾,源头在哪儿?”

方之誉脸色微变,摇了摇头,叹了口气,道,“不瞒长老,如今尚未找到源头。这洪水,好像从天而降,没有任何征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