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校门外的麻辣烫(1 / 2)

加入书签

在头脑已经被十年前案子中那些含糊的细枝末节折磨的大脑当机的我们两人下楼去了不远处街角的麻辣烫店。这里的位置不算很好,离大学城和市中心都有一些距离。但是这些看上去不太方便的因素却没有阻挡住这家小店的热闹。临近饭点,这家麻辣烫的小馆子已经来了不少客人,看来生意还像原来一样热闹。这倒使我放下心来,看来这里的老板没有换,煮出来的味道应该还是和原来一样好吃。看着店里面熙熙攘攘的样子,我不由得想起了留在饭摊的大叔,不知道他现在怎么样了?会不会又在犯懒给食客们穿烤串。

“等过几天学生们开学了,这里会更加热闹。”我这样对博简说道。我和博简拿着篮子挑选各自要的菜,这店里的店员我全都觉得面生,我不禁为这十年的时间感到些许唏嘘。将手里的菜拿给店员称重后,店员递过来一个盖着小花印章的卡片,告诉我们下回来的时候可以继续带着这种简易的积分卡片,凑满是个印章的时候可以减免30元的饭费。

我边说着谢谢便收下了卡片:“没想到想在这里也玩起了积分兑换的游戏。”坐在座位上,我反复翻看着手里看上去有些幼稚可爱的卡片。博简坐在我对面没有说话,我知道他害怕自己的声音又成为这件麻辣烫店里的焦点,被别人当作动物园里的猴子一样围观。

很快店员帮我们煮好了麻辣烫。果真如我之前猜测的那般,这家的味道还是同十年前一样好吃,汤底还是是用整只鸡的鸡汤熬制,喝起来很香,味道却很清淡。食材也是当天的蔬菜和手作的鱼丸、肉丸,味道绝对新鲜。店内的墙上贴着关于麻辣烫起源地的照片——一张俯瞰的牛华镇航拍,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那条贯穿了镇子的川流不息的岷江。

这是现在的岷江,现代而繁华但是在一百年前,甚至更早的时候,这条河的流域附近,甚至是整个长江的三峡地区,曾有过另一番景象——一群纤夫正跟着号子努力地将货船拉出水流湍急的浅滩流域。那时候的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这是李白曾经对于巴蜀之地行运艰难的描写。三峡地区的地形在历史上一直以闭塞闻名,群山环抱,行走于陆路要很长时间,而且从山道运输大的货物更是异常困难。所以李白当时还在诗里描写山之难登,说道‘猿揉欲度愁攀岩’。要想尽快将大型的货物运送到其他地方,三峡地区的人们不得不借助长江的力量选择走出路。但是同样,长江三峡流域布满了急流,险滩和暗礁,在没有机械船只的年代,只能凭借江岸上的劳动力——纤夫进行牵引,帮助船只度过危险区域。

虽然纤夫承担起了维持当时三峡地区经济运转的重任,是交通运输和贸易的重要载,但是他们并没有得到与之相应的报酬,在繁重的生存压力下,他们靠着微薄的收入支撑着已交老小的生活,和打八岔并没有什么两样。但是打八岔的还可以在茶馆里要上一碗烂肉面,但是这些常年在江边苦作的纤夫们想要吃饭就只能靠自己才行。一天的劳作后,纤夫们已经没有了为一顿饭而大费周章的力气,他们只需要简单易行的菜来充饥。江边最少不了的就是一块又一块的石头,将这些石头随意堆积累成一个简易的石灶,烧上随处都能见到的树枝,在上面支起瓦罐,再往瓦罐里舀上几瓢子湍流不息的江水,江水烧开就可以在里面放上挖回来的野菜或者从挑着担子的小商人那里买来的蔬菜和花椒大料之后,涮熟了就可以充饥。涮熟的菜不仅可以充饥,瓦罐里花椒大料也有祛湿的效果,这对于常年泡在江水里工作的纤夫来说是再适合不过的了。

麻辣烫店里的那张岷江航拍的照片下面就写着这一段故事。

不过之所以选择将牛华镇的航拍作为镇店照片的原因,也有可能是为了证明自己的麻辣烫更正宗吧。我这样想着的时候,不自觉地笑了出来。博简听到我在笑,便有些好奇地盯着我看。他的鼻子微微浸出了一些汗珠,看来是这家的麻辣烫对他来说是在是太辣了一些。果然,在他抬头看我后不久,他有不停地用纸巾擦着汗。

“很辣吧?”我一边问他一边小口吃着碗里还是有些烫口的涮菠菜,“没办法啦,这里之前的老板是地道的四川人,是非常爱吃辣的,以前我来他们家吃饭的时候从来不敢点辣的,微辣都不行,他家的剁椒小米辣实在是太可怕了。”

说着的时候我想起了第一次在这里吃饭的时候,吃得满头大汗、面红耳赤的样子:“我以前可是在他们家领教过我的同学们吃辣的本事呢。面不改色的吃掉面前红彤彤的麻辣烫,全然没有像我一样怂怂地不停再用纸巾擦汗。”

博简虽然不说话,但是还是用大拇指比了一个赞,不知道是在赞叹这家麻辣谈的味道好吃,还是在佩服我那些极能吃辣的同学。

不过即使是不擅长吃辣的我,在第一次吃过这里煮的麻辣烫后,也会时不常地尝试着微辣口味的麻辣烫,当然会在点微辣口味的时候多放一些鹌鹑蛋,辣到不行的时候用煮熟的鹌鹑蛋调节嘴里的辣味,这里的味道就是有这种神奇的力量,让从不敢吃辣的人依旧对那一碗煮的红彤彤的辣汤涮菜勾出馋虫,抱有期待。虽然没有去四川五通桥这个地方吃地道的麻辣烫,但是来自这里的老板却依旧让我尝到了来自他家乡最地道的美味。

我曾在这里上学的时候听和我一同来吃的朋友和店里的老板娘攀谈过,试图想要套出美味的秘方,但是老板娘只说在她和老公的家乡,他们两个煮出来的味道也就只能被评价为一般。而我只当这是老板娘的自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