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章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2 / 2)
李世民是自己主动提前来的,毕竟战事没彻底结束,局部还有抵抗者,万一伤到李世民算谁的?这会李绩和李道宗都不会去请李世民进城,自然也不会去约束下面的士兵。
其实这事情在李诚看来就不算什么大事,这年月唐军的纪律算是很好的了。
李世民决定在原地等待,翻身下马步行走走看看,走了一段回头没看见李诚,到了嘴边的话也憋回去了。往远处望一眼,看见李诚站在一处宅院前便转身走过去。
“自成怎么停下了?”李世民走到身后才问话,李诚闻言回头施礼:“臣失礼了。”
李世民摆摆手:“自成停步,自有道理,说来朕听一听。”说是这么说,李诚不说出一一二三来,李世民的小本本可不是摆设。
李诚指着眼前的宅子道:“臣观此宅与长安的宅子样式无异,不禁遥想当年在高昌,所居的宅院有类汉家格局。汉武帝打压豪强,迁富户于长安,才有西域汉家铁骑纵横,泽延后汉。光武帝与门阀世家妥协,终有黄巾之乱。”
都说刘秀的人生是开挂的人生,甚至有人觉得他是个穿越者。在李诚看来,就算刘秀是个穿越者,也是个没文化的穿越者。不然怎么理解他居然与门阀世家妥协呢?西汉留下的基础其实不差,刘秀完全可以做到压制门阀,而不是妥协。
刘秀不是穿越者的最有力的证据,应该是印刷术。不会活字印刷,雕版都不会?雕版印刷的出现是在中晚唐,宋朝大发展,明清达到了巅峰。
这时候提两汉并不是李诚的真实目的,只不过他需要一个话题来解释自己的行为和勾起李世民的注意罢了。提到两汉,提到高昌,李世民不禁微微一愣,看了一眼李诚,发现他的神态正常,真的是无心之语的有感而发。
李诚还在继续:“四夷仰慕中原锦绣而效仿之,中原强则跪舔,中原弱则撕咬。古往今来,莫不如是。”这个道理李诚反复强调,此刻不过是老调重弹,但是李世民却深有感触道:“自成所言善也,前汉之初有白登山之耻,我大唐也有渭水之辱。”
李诚听他这么说,转身正色长揖道:“陛下能牢记耻辱,励精图治,臣为大唐贺,为天下百姓贺。今陛下被坚执锐,亲至辽东灭高句丽,此功绩犹胜前汉,臣请陛下登泰山。”
这话听着是一点毛病都没有,李世民亲征自然是灭国的首功。李世民在开心之余,不免心存疑念。暗道:自成所贺所请,可谓早有布局,才有今日水到渠成。适才辅机所为……
怎么说呢?这一趟是李世民亲征,长孙无忌抓住军纪的问题大做文章,间接的往皇帝脸上抹黑了。此其一也,李世民稍稍沉思后,联想到高昌灭国后侯君集等人的结果,不禁心里为刺疼了。同样是功臣,上次侯君集被下狱,留下了后来谋反的祸根。
说的难听一点,已经逼反了一个了,还要再逼反李绩和李道宗么?辅机就算是好心,就算是无心之过,似乎也有点操之过急了吧?
所以说人心是最复杂的东西,李诚不过是稍稍的提一嘴,主要话题还不是高昌之战,李世民就浮想联翩了。这恰恰是李世民最大的弱点,或者说是君王共同的弱点——多疑。
长孙无忌利用的李世民多疑,借机打压李绩和李道宗,是为了今后在朝堂里的话语权。只是没想到,他这个螳螂在前,后面还有李诚这个黄雀,同样的手段给他的腰眼捅了一刀,还是非常隐蔽的那种手法,李世民根本就没察觉到李诚的真实目的。
“唉,泰山行罢,朕也算是圆满了。昔日老臣子凋零泰半,朕思之不免感叹。”李世民被李诚引着说出这么一番话来,让李诚想起了一件事情。
“陛下念旧,不妨建一楼阁,竖名臣良将画像于其上。以彰陛下之心。”李诚说的是啥啊?凌霄阁呗,这建筑按说今年就该建好的,不知道为何现在还没建成。
李世民听了惊喜道:“自成知我!”连“朕”都不用了,直接上“我”。可见李诚的话是说道心坎上了,李世民激动的发音都抖的。
“陛下,此事臣有一请。”李诚正色行礼,李世民心情愉快,点头道:“讲!”
“入此阁者,当以浅邸旧臣为前提,才能达到陛下所想之目的。”李诚很正式的表达后,李世民愣住了,这话先把自己给摘出来,真的让人意外的很。
“自成之功,足以入阁也。”李世民就此做了态度,李诚却摇摇头:“陛下,不妥啊。臣年岁太浅,入朝之时,大唐已经出现盛世的端倪。有臣没臣,贞观盛世都会被记载史册。臣知道陛下不肯亏待功臣,然则非要把臣列入其中,臣心难安啊。”
李世民还想说什么,看见长孙无忌、李道宗、李绩出现,点头叹息道:“朕知自成之心也。”没有明说,但是李世民的态度还是给出了个答案,他觉得李诚是担心风头太盛。huo药的事情已经很难隐瞒了,李诚再入凌霄阁,还不得被人买凶杀人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