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章 中燕控股(1 / 2)
第六百四十章中燕控股
……
等到郭守云把湘火炬的事情安排妥当,不用他吩咐吴晓静已经接替王珏站起来继续介绍起来。
“京城中燕,前身是京城平谷燕山羽绒制品厂,是后来公司董事长肖军父亲于1986年一手创办的乡镇企业。1988年羽绒厂与中国土畜羽毛羽绒制品进出口公司、日本三利株式会社三家合资,成为当时京城市耀眼的中外合资企业,先后被评为京城市先进企业和明星企业。1990年这家企业晋升为国家二级企业,1991年被GW院纳入国家大中型企业,并被评为国家级明星企业。”
“京城市于1995年将上市指标派给了中燕,并启动了上市前的改制包装工作,原乡镇企业的资产一夜变成了国有法人股,划入为上市而成立的京城中燕实业集团公司,另外几家关联企业京城宏思达、中土畜羽毛羽绒制品进出口公司、京城市农工商开发贸易公司、京城国际经济合作公司也纷纷以不同的方式将资产评估入股。”
“1996年,京城中燕在南方证券入主的同时,隆重上市,发行社会公众股3360万股,扣除发行费用实际募集资金1亿多元。1亿多元在京城中燕的帐上仅仅停留了几个月,几个大股东便提出了各自的投资项目,以不同的方式按比例分掉了募集资金。并未对京城中燕产生任何实质性的帮助。”
“1999年,京城中燕上市三年时,公司就陷入了困境,生产的羽绒服、羽绒被等产品大量积压,公司管理层对此一筹莫展。面对着数百人下岗和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压力,平~谷县政府召开过几次会议,针对不同的拯救方案进行比较分析。政府不想失去控股权,害怕新的股东进入后,会对外披露不利信息,影响政府的声誉,更担心可能牵涉到资金去向的问题。为了平稳过渡,平谷县放弃了引进外资的想法,选择了原股东‘京城国际经济合作公司’来进行重组,并同意第一大股东京城中燕实业集团转让3800万股国有法人股给京城国合。”
“1999年8月,京城国际经济合作公司受让中燕集团3800万国有法人股,进而成为“京城中燕”第一大股东。但京城国合并没有认真经营京城中燕的打算,之所以入住,只是看好这个壳资源,打算赚一笔钱便走。但却触发了与京城中燕二股东‘中燕集团’的纷争,两者最后对簿公堂,却被各打五十大板。但最后作为地头蛇的中燕集团拿到了京城中燕的实质控制权。”
“不过在这之后,京城中燕却在中燕集团总经理方泽平的管理下,迎来了更惨重的损失。他先后在京城注册了达美斯投资公司、四方仪投资公司、三雷投资公司、,并迅速以“京城中燕”的名义担保银行贷款,还将银行承兑汇票贴现挪用,涉及金额高达1.5亿元。并为京城中燕增加了1.15亿的债务。”
“在此期间,争夺京城中燕控制权的京城国合已经把手里全部的股票卖给了中经国际租赁集团,而中经国际通过收购原股东的股份,最终持有京城中燕42%的股权,是第一大股东。但后因为方泽平的告发,中经国际老板涉嫌金融欺诈而被刑拘,中经国际随即倒闭。”
“此时的京城中燕主营业务已经完全停顿,靠出租厂房度日。而且还有1.15亿华夏币的账面亏损,其中大股东占款7743万华夏币。”
“2001年7月德隆入股,但因为‘二股东’中燕集团的掣肘,德隆对京城中燕的改造始终无法进行。直到2003年,中燕集团总经理方泽平被法院以金融诈骗,非法侵吞国有资产等罪名判处无期徒刑后,德隆才彻底拿到京城中燕的实际控制权,为了避免退市,把屯河集团旗下的三维棉纺公司,以及新~疆40万亩棉花种植园并入京城中燕。”
“原本按照德隆对京城中燕的整改计划,会逐渐把屯河旗下的天一实业的亚麻产销业务,屯河聚酯公司并入京城中燕,并打造一个以生产棉麻、聚酯、合成纤维为主的材料公司,然后在逐渐扩展到成衣制造等下游领域,成为横跨原材料生产、加工和制造为一体的综合性企业集团。但后期因为资金紧张,京城中燕的改造陷于停滞,甚至为了筹集资金,德隆已经在与浙省宝群公司展开谈判,但双方合同未签订,德隆的危机便彻底爆发,一直到现在被我们收购。”
“没想到这京城中燕居然有这么曲折的过去,这都可以编成一部商场小说了。”曾丽清笑道。
“其实我倒对那个叫方泽平的家伙很感兴趣。能够把包括德隆在内的六七家公司玩弄于股掌之间,真是不简单。”张磊笑道。
“如果他在美国的话,一定是个成功的商人!”薄睿拓也忍不住开口道。
美国的法律从来都是‘刑不上富人’。只要你有钱,完全可以雇佣最好的律师,把官司打个几年,最后即便是输了也可以保释。只要不是弄的天怒人怨,很少会真的进铁窗。
“老板,京城中燕的情况并不复杂。资产也简单,如果我们打算自己经营的话,就继续德隆的规划,把屯河集团的棉麻和聚酯业务划到京城中燕当中。如果不想,就把它卖给宝群公司!”陈瑜道。
“唐家兄弟虽然在金融上的本事平平,但在企业运营和战略上还是有几把刷子。”顿了一下后,“就按照德隆之前的规划来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