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奖学金(一)(1 / 2)
1
大概每个省会城市都有一个以城市名命名的大学,也都有一所以城市名命名的科技大学,江都市也如此。但这两种高校的差距并非只有名字上的两个字而已,江都大学是江都市最好的大学,是个985高校,江都科技大学仅是普通一本而已。在高校聚集的江都市,两者间的排名隔着若干个211,放到全国,两者的差距就更大了。
又到开学季,江都科技大学的校园里一片忙乱。通常来讲,学生们来学校的方式可分为三种:一种是做普通火车,到站后乘公交或地铁回学校;第二种,坐高铁或者飞机来,然后打车到学校;第三种,父母直接开私家车送到宿舍楼下。
张月明属于第一种,她宿舍里四个人,三种返校方式都有。张月明的专业是英语,连她自己都觉得不搭调——在一所科技大学里学文科。没办法,高考的分数只够来江科大,宿舍里只有她跟江林平一开始报的就是英语。梁云施本来报的是经济学,结果分不够调剂到了英语专业,大一的时候宿舍里常会听到她的抱怨,大二时她已经逐渐接受了事实,却还时常会有抱怨声,不过这种抱怨不再是对专业,而是转向了生活琐事。如果每个人都有一种鲜明特征的话,爱抱怨就是梁云施的特征,无论何事她总能找到抱怨的点,这也算是一种天赋了。郝娇娇也是调剂过来的,但她却心安理得从不抱怨,因为无论她学什么专业都是要逃课的,英语专业课少反而成全了她。
郝娇娇属于父母开车送来的那一类学生,现在他爸妈正忙着给她铺床,她站在一旁玩手机。郝娇娇是典型的南方女孩子,皮肤白嫩,淡眉细眼,骨架瘦小,不高但因为瘦也不显矮。郝娇娇的父母来的次数最多,同大家也最熟识,每次来都分些吃的东西,跟大家亲切地聊天,然后旁敲侧击地打探郝娇娇在学校的情况。当然大家都不是三岁小孩了,不会像小孩子那样给块糖便能诱出许多话来,况且郝娇娇就在旁边。到最后她的父母都是热热情情地满载而来,一无所获地空手而归。不过张月明心里挺羡慕他们一家的,不是因为他们开私家车来,而是从他们一家中看到了亲密和温馨,父母跟孩子可以讨论任何事情,孩子仍然可以在父母面前撒娇、闹脾气、跟父母开玩笑。张月明的家里很少这样。
张月明有一个妹妹,父母都是农民,在她的家乡人们多少仍有些重男轻女的思想,虽然也知道如今社会养儿已不能防老,但有个男孩子还能传宗接代,女孩子呢,是给别人传宗接代去,这就是乡村人的想法。农村里管只有女孩的家庭叫“绝户”,意思是这家无继承的人,以后要消失了。
张月明的父亲兄弟三人,就他家只有女孩,三兄弟每有龃龉,大哥二哥便用“绝户”来骂张月明父亲这个三弟,因为戳到痛处,父亲真的着急上火,有次还气的住了院。这样的家庭氛围和乡村环境不可能不影响到张月明,从小“要争气”、“要出人头地”、“要让父母吐气扬眉”这些思想已在她心中扎根。她非常懂事,小时候便似个小大人一样照顾妹妹,做饭、喂猪,学习上也勤奋用功,再加上她本人聪敏,成了她那个大家族里第一个大学生,到目前为止也是唯一一个。收到录取通知书那天,月明父母办了三桌酒席宴请亲戚乡邻,每人都起身向他们敬酒称赞二人培养了个好女儿,月明父亲喝高了,脸和脖子涨得通红,他是真的高兴。张月明表面平静心中却长吁一口气:总算没有辜负。她的性格是谨慎的、严肃的、从不放任自己的,但毕竟是处于青春年华的姑娘,有时也想抛掉过去的枷锁和禁锢像其他女孩子一样肆意生活。
在某种程度上,郝娇娇的性格可以说跟张月明截然相反,大概是相异相吸,她们的关系似乎比别人更亲厚些,每当张月明与郝娇娇交谈心中便轻松愉悦,现在她又忍不住打趣她了。
“哎呀,刚才忘了跟叔叔阿姨说你那个新男朋友了。”
郝娇娇咧嘴一笑:“新的现在成旧的了。”
张月明笑道:“真乃神速也!一个暑假不见,男朋友都换了。”
梁云施插嘴道:“这算什么呀,咱们娇娇怎么也算女生宿舍一枝花啊,换男朋友分分钟的事儿。”一句话说的大家都笑起来。
这群90后的年轻姑娘来自大江南北不同的省份,有着完全不同的成长环境和脾气性格,而今生活在了同一屋檐下,共同经历成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她们要面对矛盾、争执,甚至背叛,但最终她们将学会适应、宽容和原谅,尽管这种宽容和原谅有时仅是一刹那的悲悯,却也足以使生命变得饱满。
2
开学第一周,有些科目的成绩陆续出来了,同学之间也开始暗暗比量。
就张月明的宿舍来讲,江林平的成绩一向是最好的,在班里也名列前茅。郝娇娇的分数总是最低的,她的追求是不挂科,这算有自知之明了。梁云施和张月明的成绩差不多,但她们对待成绩的态度却完全不同。
张月明对成绩一向淡然,她不想再像高中那样为了成绩疲惫不堪,喜欢的科目多学一些,不喜欢的就凑合过去,不过她喜欢英语,底子也一向不错,所以成绩还算好的。当然,还有一个原因是江科大的奖学金诱惑力实在有限,一等奖学金才600块,且只有一名,其他等级的逐渐降低,最低的100元,这些钱在江都市实在也不算什么。张月明平时做家教,经济上还算宽裕,使得她更没有争强好胜之心了。
梁云施不同,她对成绩特别上心,尤其爱跟江林平和张月明比。同一宿舍的舍友,更亲密也更容易产生对手,这其中的心思也不难揣摩:我们天天在一起,你做什么我都知道,你的能力我也清楚,我不觉得我比你差,为什么你能得到我却得不到?并且总有一类人看到对方好而自己不能,便心生忌恨,总要做点什么让对方不顺或出言讥讽一下也好。这种性格虽然可厌,生活中却普遍,梁云施便是如此。
她明知道自己的成绩不如江林平,心中既嫉妒又羡慕。同时她也总觉得自己肯定比张月明强,但因没有十分的把握,她对张月明是既轻蔑又十分关注。成绩陆续出来的时候往往是她最先坐不住。
今天晚上江林平回来的比梁云施晚,梁便醋味十足地问道:“哎呀,林平你学习真刻苦啊,这么晚才回来,真是‘头悬梁,锥刺股’啊。我就不能像你那样,看来成绩好是有原因的。”
这样的话是褒是贬谁都可以听出来,大家生活在一起两年了,彼此的性格每人心里都有把秤。江林平不愿搭理她,只淡淡地回了一句:“散步去了。”
梁云施依旧不依不挠:“是跟徐锐吧?”
徐锐是班长,也是江林平的男朋友。江林平只“嗯”了一声,神态上明显表示出不想说话的样子,拿起脸盆去水池接水。
梁云施仍不知收敛:“哎,你说说,徐锐当班长,那奖学金他都是怎么评的?德育分到底怎么算啊?”语气中夹带着不耐烦和质疑。
这下太过分了,张月明把眼睛从小说上收回来,观望了一下,并不是要看一下谁的脸色,只是表示一下惊讶。郝娇娇依旧专心玩手机。江林平突然失手掉落脸盆,脸盆与水池撞击发出“咣”的一声,她锐声喝道:“有病!”每个人都清楚这话是说给谁听的,宿舍里一片沉默。
梁云施的话的确无理,徐锐是班长但奖学金并非他一人评出来的,是整个班委在评。德育分的百分之二十和成绩的百分之八十加起来就是总成绩。
所谓的德育分怎样评判呢?主要看你参加某个活动获奖啦,当志愿者啦,评上什么荣誉称号啦等等,总之德育分是为了证明你是一个有“素质”的人,所以同学们也叫它“素质分”。
“素质分”里的水分是最大的,科目成绩确定后,“素质分”便决定着总分的多少,一些热衷于奖学金的人便会在这方面有动作。特别是像“活动中获奖”这一项,没有具体规定什么活动,奖状证明之类的可以买来自己胡乱写一写,最后由班委评定出来上报学院。
评判“素质分”的班委包括班长、副班长、团支书、学习委员之类的同学,往往他们本人或者他们的男女朋友、哥们闺蜜等便是奖学金的申请者,所以一般对“素质分”不会有太大的异议,基本上自己写什么就算什么,何必去得罪别人呢?况且得罪了别人也是跟自己过不去,那个人可以反过来质疑你。
由此种种,最后“素质分”最高的人通常是素质最低的。一般人胡乱写写但总也有个度,写的太高显得太假,若一个人欲求太旺,良心又太黑的话,便会写出高出其他同学很多的“素质分”来,这个时候班委就该发挥作用了——找那个同学谈谈话,让其改低一点。“素质”一旦用分数来量化便滋生出很多“没素质”的事来,从另一方面讲“素质分”倒也算“素质”的一块试金石,不过其结果与素质成反比而已。
经此一事,宿舍气氛明显尴尬。张月明心中颇不平静,她也看不惯梁云施,平时倒也罢了,一旦涉及评奖之类的事梁好像变了个人,基本的礼貌和风度都没了,姿态实在不够优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