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同人 大同世界的本质(1 / 2)

加入书签

最后一次回眸地球不一定会流泪,但是第一次踏上火星的土地,这一批来的很多定居者却留下了激动的泪水。

没有高房价侵扰心灵,有的是分配住房;没有需要掩鼻而过的臭水河了,有的是碧水蓝天,世外桃源。

其他的也不缺少,诸如亲情,很多都被允许全家过来。

这和到通天塔做次电梯还有太空旅游是不一样的,来火星的人都是为了定居。或者说实现理想,或者是改变人生。又或者是好奇心。

家园文明并不怕好奇心重的人过来后还会想回去,因为这里的生活与原来的差别不是很大。除了需要生活在蛋型基地外,没有太多的不便。

重金属等污染大的企业不用在安排到什么城市南部然后靠自然风吹走了,这样的企业在文明都是整体式设计,原料来自太空或者就地取材,所有污染物最后打包送往太空港,由运输船把它一起射往太阳这个大熔炉。。

在太空随便丢垃圾也不好,所以干脆直接销毁,太阳的温度足以消融一切垃圾。。飞船用的是专用的垃圾处理箱。。带推进器的。。所以在较远的距离就可以。。

也不用担心,太阳的质量会超过限度而发生异常,因为经过回收处理的垃圾重量并不是很大。其实即便很大,数量级也差很远。

在来的飞船上,大家都相互认识了,几乎什么职业都有,有农民,有工人,有专家也有学者。

这次降落到第四基地。从太空机场降落后,大家根据安排先去报道,然后入住公寓啥的。

公寓是基地在早期建设时就一起建好了一些,虽然第四基地开建的比较晚,是在伏击战以后才开始的。

但是建筑师们用建筑用纳米机器人,能在很短的时间就会把设施都建好。但是,还有部分设备还未安装,这艘运输船改造而成的移民船还带有一定的空间,部分装备就是同时运过来的。

到达基地后,随着人员到达,货运人员也能把设备卸下来,然后运往基础设施或者工厂。

除此之外,在蛋型基地建成之后,除了能源和制成的氧气外,基本可以实现自给自足。

最早种植的第一基地已经产出了大量的粮食,足以满足当前的需要。

火星上季节和地球差不多,前几个基地所处的赤道和低纬度地区也可以做到一年两三熟。

各个基地的农业部门不仅负责蛋型基地内部的种植和畜牧,而且还要负责基地周围广大范围内面包果树的种植。

虽然面包果树第一年不挂果,但是第二年开始的产量以及抗逆,光和效率都很高。在外界高二氧化碳和土壤条件不是很高的时候,正和适宜。

开始建设也用不了这么多粮食,蛋型基地里一半以上的面积都是用来种植和畜牧的。足够负担一个基地的吃喝了。

像空调设备(空气调控,温湿度调节)都建在氧气管道通过来的地方,也就是在基地边缘的地方。一些其他可能有污染的工厂也是建在边缘或者建在蛋型基地外面,方便把污染物打包运走。

文明大量需要的各种合金就是在蛋型基地外的采矿-冶金工厂里进行采矿-冶炼和制取的。

火星通天塔的选址已经选好了。就选在第一基地与第二基地之间的交界处,几乎位于大陆的中心。

通天塔的用料非常多,比起十大基地的用料还要多,有过之而无不及。并且以现在的物流量来比,建成后利用率也不高。从上到下来的原料可能很多,但是从下到上的产出很少,不符合经济学原理。

当然,这个设施是很必要的。特别是明年,粮食大量产出之后,或许还能销往地球呢。

空气含量还不太好,可能开始的产量也会受一定影响。

不过最多经过几年的净化和处理,火星上的大气最终能够直接呼吸。

臭氧层也在慢慢增加。。后来文明专门生产了一些卫星,专门用于制造闪电来生成臭氧。

火星殖民第一阶段就是建立十一大区域的十一个基地,然后人员满员后,再行扩展一些蛋型基地分布在大区的一些要点上,为以后的大量移民做准备。

也就是说,等大气改造的差不多,臭氧层生成的差不多的时候,火星殖民将会进入第二个阶段。

这个时候,将不再需要蛋型基地了,而是用个人的一些防护措施来代替就可以了。

这里先来的开创者们并不枯燥,即便是一些摆弄贵重仪器和设备的研究人员,也可以通过通讯来研究和商讨问题。

当然,各个基地会设立一些与火星改造以及地质地理,气候变化等等相关的实验室,以了解和研究当地的具体情况。

早期来的人员都是很能吃苦的,毕竟来到异乡别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