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二章 火药桶旁边的活春宫(1 / 2)

加入书签

第三百九十二章 火药桶旁边的活春宫

派去见袁方的赵虎还不曾回来,张越却等到了海寿带来的皇帝口谕。此时的海寿全然没了在皇帝面前的卑躬屈膝,脸上尽是快意的笑容。把该交待的交待完了,他甚至还幸灾乐祸地说了黄俨在乾清宫的狼狈模样,最后笑呵呵地抖了抖身上大氅上的雪花。

“小张大人,这回多亏了你眼尖,竟然在午门那边逮到了这样一条大鱼。要知道,江保向来是黄俨的左膀右臂,少了这么一个家伙,老家伙便是孤掌难鸣,以后要再倚老卖老就难了!若这次真的是谋逆,咱家可以担保,你这发奸的功劳得值上一个伯爵!咱家得火速回御马监整顿兵马作防备,还得和刘永诚刘公公通个气,这儿就全都交给你了!”

见海寿扬长而去,张越见说话间刚刚回来的周百龄正站在一边,连忙叫过他问道:“往宫城里射的是什么东西,你可曾让人去捕拿?”

“已经吩咐下去了。”也不知道是脸上冻得发白还是吓得发白,这会儿周百龄的脸上丝毫没有血色。他从贴身的棉袍里头摸出了一摞还带着余温的纸,郑重其事地递给了张越,“因为事情来得突然,我紧急调了人防戍南面的宫墙,一共捡到了七八份这样的东西,幸好我瞧了瞧便火速吩咐捡到的人全部交上来,又下令所有看到的人不许议论。虽说如此,但不能确保没有遗漏,再说防人之口甚难,消息只怕还是会走漏出去。”

尽管已经看过一份颠倒黑白的伪造遗诏,但是此时扫了一遍这柬帖,张越只觉得头皮发麻。赵王勾结汉王造反,皇太子皇太孙在半道上遭人劫杀……这都是谁编出来的词!他可以相信这是造谣,但别人呢?今夜这一系列变故已经坐实了赵王谋逆——至少也是孟贤等人谋逆,只要王瑜面圣,柬帖上半真半假的陈述就会有无数人相信。朱棣总共就这么三个儿子,这回一股脑全都被这张该死的柬帖烩进去了,只怕看到此物,皇帝会完全失去理智!

“大人,接下来……”

“老周,如今不当值的应该还有两千人,其中常山护卫应该还有六百人是吧?你把神机营和神策卫的人全都悄悄叫起来,然后立刻把常山左护卫那六百人的兵器先收了。留下七百神策卫看押他们,七百神机营配合顺天府和五城兵马司满城大索,如有犯夜者一体擒拿,若反抗则格杀勿论。”

周百龄原本就已经觉得今夜情势非比寻常,这会儿听到张越这番话更是悚然而惊,喉咙口更觉着堵得慌,答应的字眼在嗓子眼久久跳不出来。他终究见过大风大浪,这会儿使劲吸了一口气,便沙哑着嗓子问道:“大人,其他的事好办,但收兵器这件事若是遇上有人反抗,万一弹压不住……”

“告诉他们,眼下常山护卫有人事涉谋逆,若是附逆,便该株连家属,如果他们自觉清白便当束手,让他们好好想想自己的家人!把这六百人打散了控制之后,就先许以举报有功,让他们彼此揭发。所有没有人指摘的暂时就是清白的,让他们赤手去外皇城的那些大门镇守,等翌日甄别之后另行叙功。之后,再依样画葫芦把今天当值的常山护卫中人也换下来。依我看,内中有逆心的绝不会超过百人,如此留下看守的六百人留下一百大概就够了,至少可以腾出五百人应付万一。其余的事情一律由你全权处置,出了事我顶着。”

“是,卑职明白了!”

张越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道出了谋逆两个字,周百龄终于再无犹疑,重重点头就转身大步离去,不一会儿,外头就传来了他的高声叱喝。随着那一阵阵马蹄声倏尔远逝,夜晚渐渐又恢复了静寂,但很快,夜色中便再次传来了急促的马蹄声。那声音在门口嘎然而止,紧跟着便是一个半身雪白的人疾步冲了进来。

“大人!”

由于来回太急,赵虎这会儿不禁有些气喘,站了一站方才尽可能流利地说道:“袁大人回复说,他前几天就察觉到了此事的一丝端倪,只是为了拿到确凿证据,所以一直按兵不动。今晚上爆炸的内情他心中有数,如今锦衣卫已经出动了,这件事情大人不用操心,他自然能处理周全。

这次是建功的大好机会,你只管放手去做,至于王瑜不妨让人送他入宫就好,您不必陪着去,须知做比说强。只要能把外头的事情料理齐整,异日皇太子皇太孙回来了,这也是一桩不能抹煞的功劳。今天引燃的火药只是一部分,剩下的火药藏在富阳侯李茂芳城东灯草胡同那座私宅里,他本人还以为那是赵王托他变卖的珍玩……”

赵虎尽管到最后压低了声音,但张越仍是听得悚然动容,更能体会到字里行间那种自信和关切。锦衣卫密探自然不是万能的,可那天他在暗房之内听到了袁方对沐宁和林沙的交待,分明是已经有所预感,所以便觉得锦衣卫这次实在是迟钝了些,少不得差人前去知会一声。结果,姜还是老的辣!

“好,你预备一下,护送王瑜入宫。”

撂下这句话,张越就立刻回到了屋子里,见王瑜一下子从坐处跳了起来,他便点点头说:“我本来说要陪你入宫的,眼下外头又闹出了事情,所以我只能让人送你进去。你虽是头一回面圣,但只要记住一条,万事照实说,不要添油加醋或是掺杂太多个人感情,更不能像你刚刚对我说话时那番挣扎的模样。皇上兴许会暴怒发火,那时候一定要冷静一些,只要度过这一关,至少你全家就能太太平平。若是要替你舅舅家的其他人求情,一定要看准皇上的心情,宁可暂时缓一缓也不要贸然行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