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六章 武里南(三)(1 / 2)

加入书签

苏望看了一眼微带尴尬的陈元庚,刚准备说句客套话,陈元甲不客气地直明来意道:“昨晚老七跟我们建议,要求派兵保护王宫,还建议道,找找向复诚胜的茬子。”

苏望不由露出苦笑,感情陈元庚把自己卖得一干净。

陈元甲却自顾自地说道:“其实我昨天下午就已经命令特勤部队保护王宫的安全。而且国家防务委员会也已经接到关于向复诚胜贪墨军费的举报,正式展开调查。”

他看了一眼正在相视苦笑的苏望和陈元庚,露出独有的僵硬笑意,“既然老七当你是自己人,我也不拿你当外人。情况其实比老七说的更严重,有些人在某些势力的暗示和承诺下,试图把我们军队拖下水,把武里南政治局势搅混。现在上面已经达成共识,军队方面的隐患可以基本排除,但是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最大问题是五万支持团结力量党的民众。”

说到这里,陈元甲戛然而止,陈元庚连忙接言道:“这五万民众包围了总理府和议会大楼不说,他们还占据着延庆市最繁华的几条街道,严重地影响了市民的生活,破坏着正常的经济秩序。可是我们对这些人打不得骂不得,毕竟这次游行示威名义上是合法的静坐示威。”[]匡政之路276

陈元庚看了一眼自家大哥,继续说道:“米国参赞这两天还连连拜访各党派和世家的当家人,对这起民众自发的活动表示严重地关注,话里话外的意思是警告我们武里南不要坏了民主国家的名声。”

苏望一听,心里明白了,武里南这起风波还有更深层次的根源。武里南原本跟华夏国血脉相连,走得算比较近,加上华夏改革开放后经济建设取得极大的成就,两国之间经济互补性越来越强,也更加强了之间的联系。

可武里南在南洋算得上是数一数二的强国,尤其是对于南洋其它国家中数以千万计的华人。影响力不可估量,又控制着亚洲南部咽喉通道刺加海峡,这怎么不让米国和他的盟友如坐针毡。估计这起风波原本只是在野党和组阁党之间的党派之争。但是被有心人在幕后推波助澜后就变了味道。那么,如何在有理有节的情况下平息这场风波,不让武里南政坛发生动荡就成了最迫切的事情了。

苏望沉吟了好一会才说道:“合法的活动当然没办法去动了,但是如果这起活动有违法行为呢?”

陈元庚眼睛不由一亮:“是啊。如果这起活动违法了,那一切都好说了。”说到这里,他又陷入了苦恼,“可是这五万民众就这么坐在那里,不吵不闹。只是堵着不让你进出。而且据说有人出钱给他们买水买食品,还发补贴,内阁劝解了多次,毫无效果。”

陈元甲却脸色未动,静静地看着苏望,等到陈元庚发完牢骚,才开口道:“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我想苏先生既然看到了这一关键点。也应该有对策吧。还请不吝指教。”

苏望不由摸了摸自己的脸颊,这位大哥还真看得起自己。他不相信,眼前这位仁兄,还有昨晚见到的陈老老爷子,心里难道就没有对策?人家能在武里南国搏到如今这高位,肯定是玩政治手段的高人和祖宗。道行不知道有多深。可为什么还要折节登门来“请教”呢?苏望看了一眼旁边的陈元庚,看着他跟自己一样年轻。却跟其大哥相差近二十岁的脸庞,心里大致明白一点。犹豫了一下。最后说了两个词:“断粮、逼上梁山。”

陈元甲的眼睛一下子亮了,微微地点了点头,而陈元庚坐在那里,若有所思。

沉寂了十几秒钟,陈元甲嗖地站起来,握了握苏望的手道:“多谢苏先生的指教,希望能早日化解我国的这场危机。”

苏望却笑着道:“危机危机,有危险也有机会。”

陈元甲不由又露出那僵硬的笑容,微微地点了点头。

被“拖下水”的苏望在与石琳你侬我侬之时,不忘偷空看一眼这几天都不关注的当地新闻。

到了晚上,内阁总理黄立群宣布,政府不反对民众的合法示威活动,但是为了不影响其他市民的正常生活,政府在延庆市划出三条街,派警察和宪兵将其隔离开,任由这五万民众继续静坐。

过了一天,上午各电视台都在激烈讨论着黄立群内阁准备集体辞职的消息,突然插播了一条不显眼的消息,说向复诚胜等几名将领和数名政府官员、议员牵涉到贪墨公款、走私等行为,已经被军事检察官和地区检察官传唤调查,并获得法院批准,冻结了相关的银行账户。

当天晚上,静坐示威的民众没有此前那么“井然有序”的,发生一些小范围的骚动,但是没有太大的影响。

转眼到了苏望石琳来武里南的第七天,情况变得越来越不妙,静坐示威的民众变得焦虑不安,据电视台现场记者报道,很多人已经一天一夜没东西吃,没水喝了。部分民众要求离去,在获得封锁现场的警察和宪兵同意后纷纷散去,但是还有部分民众在有心人煽动下开始冲击内阁总理府。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