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大型龙卷(4000字)(1 / 2)

加入书签

294

东武县经过唐弘等人的数个月的经营,早已民心归附,百姓对于唐弘的拥护之意早已达鼎沸。

当然,民心这东西,是最为忘恩负义的,瞧瞧徐室,三百年前也是民不聊生,百姓困顿饥寒,是徐武宗平定乱世,给了他们和平,让他们繁衍生息。

当然,这两者性质并不一样,不过,若是其他势力,愿意给出比唐弘更好的条件,这些百姓自然而然会出现动摇,其中本性忘恩负义者,则会毫不迟疑抛弃唐弘。

然而,其他势力会给出比唐弘更好的条件吗?

不会!

唐弘可以很自信的说,绝对没有任何一方势力有底气做到他这种地步,或多或少都有其掣肘所在,或宗族、或出身、或阶级、或姻亲、或眼界,都有种种因素所在。

唯独唐弘,有着超出这个世界的眼界,而且没有任何掣肘!

如今,唐弘麾下,经过数个月的培训以及发展,拥有千余士卒,都是华胥上帝的信徒,有着基础的军事素养,其中过半士卒见过血。

除此之外,【大风】、【文渊】也各自招收了近百名豪族、士族的次子、庶子,亦或者旁系子弟作为其中成员,这些成员这几个月来都是由超凡者作为教导,并不局限于理论,更注重经验。其目的……

自然是将【大风】成员培养成为合格的军官,亦或者地方武官。

将【文渊】成员培养成为地方官吏,亦或者军队后勤人员。

数个月以来,无论【大风】亦或者是【文渊】都还欠缺着火候,不过,显然没有那么多的时间让他们去慢慢学习。

就在今日,一位预料之中的恶客登上门来,在唐弘刻意宣扬之下,半城百姓将那道路堵塞的水泄不通,其中潜伏之人伺机散步消息。

这位恶客,自开阳县而来。

在这几个月内,整个琅琊郡的局势有些变化,首先这13县,有过半县城,已经落入了一股造反流民麾下,这股流民天然的就是属于无产阶级,和豪族、士族控制下的县城,天然处于对立状态。

此前唐弘就对此说过。

奴隶选择反抗的途径就是杀死奴隶主,摧毁奴隶庄园。

而这些流民就是如此,他们一无所有,于饥寒交迫中挣扎,一朝得势,有没有远见,选择看似很多,但对于他们来说,只会是一个……

那就是泄愤、泄欲、摧毁!

当然,在超凡者的引导下,他们还是有着经营的,只不过负责耕种的是那些老弱病残,以及少部分依旧坚持本心的,其余大部分穷奢极欲。

在他们的威胁下,余下县城为了保命自然选择联合起来,这里面自然有着龌龊,不过豪族们饱受这流贼威胁,心中早就盼着有圣主明君出世。

当然,这个圣主明君绝对不是唐弘,但他们谁也不服气谁,只能选择一位德高望重作为盟主。

而52岁的魏纪,就是这个盟主。

魏纪也有着野心,他想夺回被流贼县城,但他不能用联军的兵力,在一位道人的谏言下,他将目光投向了唐弘,或者说,唐弘麾下的那支千人精锐军队。

在魏纪看来,唐弘根本不足为虑,这并非妄自尊大,而是唐弘的作为,就注定自绝于天下士族,就算一时用着强硬手段,逼迫那士族暂时低头,那又如何?

等士族豪强们缓过气来,自然离心离德,暗中捣乱,散播舆论,有着手段让那唐弘吃尽苦头,若是唐弘继续选择杀,谁来帮他治理那些个愚民?

终究还是年龄太小,看待东西的角度,太过片面,以及自以为是。

不过,对于魏纪来说,唐弘还是有着价值的,至少等他谋夺了唐弘麾下将领和士卒,再用阴谋杀了唐弘,那些个东武城的士族豪强,反而会感激他,整个琅琊郡的士族豪强都不会帮助唐弘,因为在他们看来,唐弘就是个不知死活的小子,就算有着宗亲身份那又如何?

世道乱了!

此次,便是魏纪的使者前来,送上魏纪的信,顺便联系当地士族豪强,为其搭桥牵线,引荐唐弘麾下将领。

却是不曾想,他们一行,悄然入城,却依旧被当地百姓发现踪迹,甚至围观,人群中更是出现对于他们此行目的的谣言。

这些谣言,无一例外,都是针对百姓利益,有的说他们的目的想要让唐县尉投降,立刻就有人说,唐县尉投降了,那些士族豪强就会收走他们的田,让他们继续当佃户,收着五成的地租,永生永世都翻不了身,家里若有着可人的女儿、孙女,那就是遭殃!

这个谣言一处,立刻引起了大范围的恐慌。

在人群中部分人刻意引导下,魏纪使者当即就被激愤的百姓暴打一顿,扔出城外。

而魏纪使者本就是士族出身,当即决定不再入城,直接返回了琅琊郡开阳县,将其中缘由添油加醋一说,魏纪也是皱眉,当即只能暂时放弃,然而就在这时,一个噩耗传来……

就这一来一回,就有了十六七天的时间。

而就在使者离去的当天,唐弘将县内各个士族豪强请了来,将圣旨取出,以奉徐夭宗(李昱)之遗命的名义,开始向诸县出兵。

而诸县、琅琊、莒县、海曲、开阳、即丘六县均为联盟。

在这个过程中,唐弘祭出了一个大杀器……配重式投石机,也叫回回炮、襄阳炮,是前世历史上对于汉人来说,代表着耻辱的一种投石机。

如今被唐弘用来轰碎县城城墙,可以说是大材小用!

1月15日,唐弘率领大军东至琅琊县外,不等县令将救援信写完,投石机组装完毕,开始投入使用,一块块石头自钢铁战车上被取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