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三章 罗国学宫的建立(2 / 2)

加入书签

(因为这个世界的春秋没有孔子,所以鲁国没有儒家圣地的地位)

束脩之礼代表的乃是弟子对师者的尊重之心,并不注重物质,更多的却是注重弟子的心意。

若是连这束脩之礼也由国家代劳,那弟子与师者之间的关系也就成了政治的交易,又那里有什么传承可言?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讲究的便是一个传承。若无虔诚求学之心,又何来传承之说?

鲁仁公当年犯下的错误,便是没有认清束脩之礼的真正含义,让那大儒认为鲁仁公将他当成了贪图些许礼物的肮脏之辈,这才恼怒不已。

少年潦倒之人,根本拿不出任何的束脩之礼,又不能接受国家的馈赠,一时间,就算是心中确有读书进学之意,却也不知该如何是好。

就在此时,那商贩却是笑道;“我看小兄弟虽然身形消瘦,但是这体格却是极为健朗,若是筹不齐束脩之礼,却也可以加入学宫之中的武科,将来说不定还能做一个出将入相的大将军呢!”

与读书人将就的礼字不同,武道一途却是更注重一个忠义。

武徒拜师并不需要什么繁琐的礼节,也不需要什么束脩之类的见面之礼。

武乃是‘凶道’,轻易之间不传于人。古老的武者习武大多将就一个武德。

而武者之德,重点却不是在于一个‘礼’字。

武者重诺重义,这些东西都不是区区一个束脩之礼可以辨别出来的,大多数的时候,师傅在招收弟子的初期都只是考校弟子的习武根骨,只有适合习武的弟子方才有资格被招入门下。

而后便在长期的朝夕相处之中慢慢考校弟子的品德与心性,循序渐进的传授高深武学技艺。若是弟子品性不正,重者废除经脉扫地出门,轻者也会被师傅防上一手,最为拿手的绝技是万万不会传承下去的。

而习武之人大多都好勇斗狠,年轻之时少有品性能够得道师者认可的弟子。

大多数的习武之人都是人到中年之后方才收敛了好勇斗狠之心,转而专心武道。但这个阶段期间,便又有许多武者导师因为年轻之时留下的暗伤而提前病死于榻上。

这也是随着时代的推移,武学的传承一代不如一代完整的原因。

但不管怎么说,罗国学宫设立武科,却是给了那少年一个机会。

他本就有过习武的底子,当年教授他武艺的师傅也曾夸奖过他过人的根骨。

如今他已经落魄至此,能够不卖身为奴已是万幸,又如何不心生欣喜之色?

“真是太感谢先生了,先生大恩大德,小子也只能记在心中,待到将来再厚报先生了。”

数日之后,罗国学宫果真如期竣工,熊逢亲自主持了学宫的开府事宜,而后将诸位学宫之中的‘文科’夫子一一请入宫中。

至于‘武科’却是要简洁许多,在武科教学之人不是旁人,正是那武力值达到了82点的孙尚香。

作为一个女子,她的出现却是让人意外了一些。但作为一个有着‘弓剑娴熟’特性的女子,没有先天神力能够达到82点武力,并且拥有一门堪称神技的国士技,再加上她的主动请缨,在没有找到最佳人选之际,熊逢还是答应了她作为武科教习的请求。

但熊逢却是并没有就此将整个武科的担子都扔到她一个女子的身上,同时还让罗士信,典韦,孟奔等人在学宫武科挂名,每月须得抽出一日的功夫前往学宫之中教学。

平燕依旧是衣衫褴褛的模样,但他方才一出现,便径直引起了孙尚香的注意。

作为一个将门虎女,孙尚香的眼力可谓是极为非凡,她只是一眼便瞧出了平燕的不凡,而后通过仔细的辨认之后,却是满脸欣喜的将那平燕收为了亲传弟子。

对于平燕,孙尚香可谓是极为看重,在将其收为弟子之后,便亲自询问了关于他身世的问题。

平燕的身世可谓极为坎坷,碍于师徒之诚,也都尽数说给了孙尚香知晓。

但是二人之间也互相立下了约定,却是再未曾将平燕的身份说与第三人知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