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黯淡(2 / 2)

加入书签

“硝石亦有矿?”淖狡急忙追问。

“恩。也在海外。”熊荆知道的硝石矿一是印度,在智利硝石矿发现以前,英国人用的是印度硝石。“恐有万里之遥。”

“大王,臣以为当将雷神之器皆列为急务。”淖狡建议道。他的建议获得所有人的赞同。

“大王,若我军有雷神之器,秦军必闻声丧胆。”昭黍也道。

“大王,两军对阵,鏖战时我军于阵后点燃雷药再抛入秦军阵中,秦军定将大溃。”公输忌的想法和他人不同,这已经脱离了炮兵的范畴,变成了掷弹兵的范畴。

“大王,”公输忌也插了嘴,但被熊荆拦住了。

“硝石不纯,硫磺不足,如何用于实战?”熊荆知道大家的意思。“胡耽娑支去河中要一年,返,又要一年。即便他一次运抵半吨硫磺,也不过是五吨火药,太少太少。

雷神之器秦军第一次惊惧,第二次惶恐,第三次便习以为常。火炮重逾四千楚斤,加上前车超过八千楚斤,服马拖曳最少四匹,路远、路坏、坡地则需六匹甚至是八匹。

火炮与投石机不同。投石机连射,不需停顿,火炮不然,火炮发射过急,炮身发热,发热时若不冷却,势必炸膛。如今尚不知钜铁炮身可连射几次,但不管几次,皆有限制。正因存在此种限制,炮需多,不多实战无用。五百门火炮需三万匹服马,这仅仅是炮。炮弹又需马拉,不用马拉便要人扛,然楚国丁口本就不足……”

冷兵器时代火药、火炮似乎是无敌的存在,但技术的限制、物料的限制,马匹的限制、以及人口的限制让熊荆高兴不起来。特别是火药贫弱的威力严重挫伤了他的积极性,他甚至有一种想放弃的冲动。火药只是撕开敌阵、杀伤敌军的利器,这仅仅是武器上的,不是战术上的,更不是战略上的。它的作用更多的体现在守城和攻城上,再就是海舟。

“火药设法改良,力求更大的威力。”熊荆冷静之后勉强打起点精神。“炮身各种温度下、各种气候下可连射几次,需要知晓;各种角度、各种炮弹、各种装药之射表,需要编制;各种炮弹、各种距离、各种战术之杀伤,需要弄清。各种工艺、各种厚度、各种装药、各种炮弹对炮身寿命之影响,需要明白。”

“唯。”工尹刀、公输忌揖礼,他们知道这是要摸清火炮的各方面性能。

“射炮人员、先后次序,炮兵编制、使用,也要磨合改进。”熊荆最后说道。

“大王,火药有限,可否……”公输忌的炮兵天天打炮当然乐意,然而火药有限,工尹刀担心打着打着那点点硫磺就耗光了。

“火炮要上战阵,自要充分试射,不然如何运用?”熊荆一点也不心疼那一点点硫磺,用光了两年后胡耽娑支又会运来。即便不会运来,明年海舟大量下水,也可以去日本找。日本火山遍地,硫磺应该也遍地。熊荆是如此想的,虽然他对现在的瀛洲一无所知。

对火炮,诸人先是震惊,然后在熊荆的影响下渐渐变得平淡。威力还是其次,硫磺和马匹让知道内情的人让开始皱眉,尤其是淖狡。

从武器使用的角度来说,火炮在楚国诸多投掷武器中处于一个很尴尬的位置:投石机重逾十吨,它发射一百公斤的炮弹和火油弹,射程三百多米,作战范围多是水道两侧(舟载),运到陆上的次数很少,除了守城和攻城;荆弩不过几百公斤,而且运输过程中还能分散拆解成更轻的部分,发射十公斤的铁弹能打到二百米外,作战范围几乎没有限制。

火炮及其前车总重超过两吨,发射五点四四公斤铁弹只能打到三百多米。这样的武器处于投石机与荆弩之际,完全没有列装的价值。要威力,选投石机;要轻便,选荆弩,何必要选这种需要六匹马拉、还不能连续发射的铁家伙?

熊荆也好,廉颇也好,都曾反复提及战争实质建立在输运之上。此时的战争不再像几百年前只打一天、只打两天、只打三天……,战争经年累月,士卒数以十万计。后勤如果跟不上,那就会重演二十多年前的长平之战。

后勤的实质就是马匹,楚军因地制宜,以舟楫取代了马匹,又取消了编制内的戎车,但需要马匹的地方仍然不少。二十人一辆四轮马车是输运司最低限度的估计,这是随军车辆并不包括营地和后方的输运车辆,不包括国内各县邑输运粮秣的短途车辆。楚军本就缺马,一门炮最少六匹马,还没算上运炮弹的,算上最少需要八匹,这谁用得起?

淖狡越想越失望,他和熊荆还有一件事情没有意识到:六匹马拖曳火炮和三匹马拖曳四轮马车有一个不同,那便是六马拖曳的炮车长于输运粮秣的四轮马车,因此对道路的要求比四轮马车高得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