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奔行(1 / 2)
清水河自北向南,斜斜的流入淮水。流水之北,楚军大营不待天明便亮了灯火、冒起了炊烟,这是伙兵在连夜造饭,袅袅炊烟中是难得的肉香,非肉食无以鏖战,决战前必须犒劳。楚军灯火亮起不久,三里外秦军大营也亮起了灯火,同样的炊烟肉香中,军幕里蒙武、司马空等人一夜未睡。为防泄密,秦军总是在战前才下发阵图,真正对主将意图所知的,仅各军主将数人,而主将的意图,也是在大战前一夜才最终确定。
随着蒙武的将令,十几辆戎车或左或右驶往各营召各军之将前往幕府议兵,而等天色将亮,各军之将回营时,秦营已经是人声鼎沸,尘土飞扬。饱食之后的士卒穿上甲衣戴上皮胄拿好兵器,在伍长、屯长等人的命令下出营列队,列好的队列又将在五百主、军侯的带领下汇集到都尉麾下,而都尉则根据获命于幕府的各军之将的指挥,把万名士卒排于既定的阵列线上。
阵列是否完整决定阵战的胜负,列阵的快慢同样决定着阵战的胜负。楚秦两军天还没亮就展开了列阵竞赛,两军士卒按照主将的布置快速出营、快速摆开阵势,就担心对方抢在自己前面列完阵,而后袭击自己。于是,犹如纸上画图一般,眨眼间,楚秦两军分别垒起了一道长逾十数里的长城,城上羽旌飘扬,城下戈矛林立,最前排徒卒的目光隔空对视着,等待即将到来的生死搏杀。
熊荆很早就醒来了,吃早饭时他便发现自己的宫甲一夜之间全断了发,头发变得比越人还短。断发是种刑罚,几经追问没有得到确实答案后,他也不做追究。身居王宫的他并不觉得髡刑是多么可怕、可耻的事情,甚至很多时候他也想把头发剪短一些,奈何不敢。
太阳还未升起时,他便策马奔跑在军阵之前——楚军军阵长达六公里,再如前两次那样步行巡视显然是不可能的,他只能骑马巡视。也不再土揖全军士卒,而是打算每隔一两公里停下来对士卒说一番话,以鼓舞士卒的士气。
旂旗又开始在军阵前飘扬。没有步卒、没有戎车,只有数十名精挑细选出来的楚军骑手跟着熊荆策马前行。刚刚列完阵的左军士卒见自己的大王骑着黑马、飒爽而来,当即要欢呼伏拜,但这时忽然有人用越语高喊道,“大王有言,稍安听之。”
越语高喊了好几遍,早就得知大王要阵前誓师的卒长们也在不断说话,要求徒卒保持安静、听候大王誓师。左军列阵二十行,两万越卒当即安静下来注视他们年轻英武的王。
“秦,虎狼之国,褚衣塞道,刑者遍野,天下人皆不愿为秦民,故韩民奔赵、蜀人逃楚。”看着翘首相望的越地士卒,背着凶猛冷冽的北风,也背着队列严整、兵旗林立的秦军军阵,熊荆开始了他的誓师。“今日之战,非他死即我亡。大丈夫死则死矣,死家可乎?!死国可乎?!我熊荆,誓与你等并肩为战,同生共死。”
熊荆誓师很慢,他每说一句,越人文士就翻译一句。似乎一切都合乎想象,但他没想到的是,即便听完越人文士的翻译、即便他誓与士兵并肩为战、同生共死,眼前的军阵也还是一片沉默,没有欢呼、没有伏拜,两万多人就那样静静的看着他。
不解充斥在熊荆的心头,当越人文士恭躬身求问是否还有话要说时,他径直冲到军阵之前,贴着第一排的士卒拔出自己的剑,又依着记忆高声唱道:“跞躁摧长恧兮擢戟驭殳,所离不降兮泄我王气苏。三军一飞降兮所向皆殂。一士判死兮而当百夫……”
这是十年生聚后勾践伐吴前的诀别之歌,也是吴越之地的流传了几百年战歌。楚越虽不同语,但几百年时光浸淫,熊荆还没有唱完第一句,越人便知道他唱的是什么,他们瞬间从大王与自己‘同生共死’的誓言里复苏过来,用越语开始高歌。等唱完最后一句‘行行各努力兮,于乎于乎’,不光这已经列阵的两万人,阵后游阙里的三万多越卒,也在跺脚呐喊。
熊荆就策马奔行在左军的呐喊声里,让他意想不到的是中军也在呐喊,不光中军,全军都在呐喊。楚军突如其来的呐喊顿时惊动了正在祈神的蒙武。虽然秦国驱逐巫觋、拆毁神祠,但祈神仪式依然顽强的残留在大军之中。临阵而卜、将战而祈,这是秦军最古老的传统。
“父亲,荆王又在巡视,还在阵前誓师。”蒙恬早就接到侦骑的探报,从旂旗现在左军开始,报告便源源不断的传来。“我军当速速下令冲阵。”
蒙武正端着陆离镜详看,他有些遗憾的道:“荆王骑马,又奔过中军,冲阵已不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