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聚四人桃园结义(1 / 2)
正当张昊不明所以的时候,他身后传来一个幽幽的叹息之声。
“唉,逢此乱党,四百年大汉基业,尽皆丧矣。”
张昊回头看去,只见面前站着一位白面书生样的人物,身高一米八五左右。然而还没等张昊仔细端详,又有一声厉喝传来。
“大丈夫不思为国出力,只余长叹,是何道理?!”
张昊和书生转头,原来出声的是个大白胖子,尽管书生一米八五的身高已经相当高了,但这大白胖子比书生还要略高一筹。
书生在一旁暗自端详着那胖子,张昊却是心中一凛,回想起《三国演义》里的内容,拱手向两人问道:“敢问二位,可是刘备刘玄德,张飞张翼德?”
听到张昊的问话,刘备和张飞面色微变,同声说道:
“备乃织席贩履之徒,不知这位小兄弟如何识得刘某?”
“兀那汉子,竟能认得俺老张,有趣!有趣!”
听得二人确认了身份,张昊心中慨然一叹:古人诚不……啊呸,古人欺我太甚!
为什么张昊会这么想?
只因为《三国演义》里对刘备是这么描写的:两耳垂肩,双手过膝,目能自顾其耳,面如冠玉,唇若涂脂。
再看看眼前的刘备,除了“面如冠玉,唇若涂脂”这八个字之外,其他的纯属扯淡。刘备的耳垂确实不小,但要想达到“垂肩”的程度,把他脖子削了还差不多。两条手臂也挺长,但是别说过膝了,连及膝都没有。至于“目能自顾其耳”就更别提了,刘备跟其他人一样,两只眼睛都长在前面,又没开眼角,想看见自己耳朵?呵呵哒。
然后再说张飞,这一点《演义》描述的倒是没差错,“豹头环眼,燕颔虎须”,翻译成白话就是:圆头圆眼尖下巴,络腮胡子硬胡茬。可叹的是,拜众多影视和戏剧作品所赐,张飞给人的印象绝对是一个黑脸胖子。但是《演义》里对张飞的肤色完全没有任何描写,再结合当前张飞这个大白胖子的形象,可见那些编剧导演有多草蛋。
张昊转过念头,为了解释如何识得二人,开始胡诌:“吾姓张名昊字……字日天,”张昊想了想,干脆把自己的名字拆开,当做自己的表字,“自幼跟随师傅在深山隐居,师傅曾与我历数天下豪杰,尝曰:‘刘备刘玄德,中山靖王之后,若大汉倾于乱世,复汉者非玄德莫属。’
师傅亦云:‘张飞张翼德,涿郡富豪,声若巨雷,势如奔马,财勇兼备,可属天下豪杰之列。’”
张昊这一番话虽是自己临时胡诌的,但他一点都没说错。
在三国历史里,汉献帝被曹丕害死之后,刘备登基之后的国号正是蜀汉,所以把刘备说成复汉之人一点都没错。
而张飞其人在《演义》里是这么说的:颇有资财……庄后有桃园……聚乡勇三百人。
把这段话放到现代来看就是:有存款,有别墅,有田,有个三百人规模的公司,妥妥的一个钻石王老五。
至于张飞的武勇就更不用说了,不提书里张飞的那些战绩,单单是“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这个排名,哪怕是不太准,张飞也绝对是前十,甚至前五的名次。
不管张昊的话是真是假,正所谓千穿万穿马屁不穿,这一番话把刘备和张飞说的是喜笑颜开。
张飞本就是一个大大咧咧的性格,听到张昊的吹捧自然高兴。而刘备则比张飞激动得多,想自己中山靖王之后,却只能靠织席贩履维生,此刻听到张昊的这些话,刘备简直要把张昊当做自己人生的伯乐。
于是,刘备热情的挽住另外两人的手臂,说道:“今日我等三人相遇即是缘分,又同有豪杰之志,不如同去吃酒,共商义事可好?”
听到吃酒二字,嗜酒的张飞自是无不应允,张昊更是眼前一亮。
回想《演义》里,刘备和张飞不正是在吃酒的时候遇到了关羽么,这么说来,自己也马上就要见到了关二爷了?
这么想着,张昊同样称好,三人迈步向酒家移去。
……
三人围着方桌次第坐下,还未等传唤店家小二,酒家门口就传来一道粗吼。
“快些斟酒来吃,我待赶入城去太守府!”
三人向门口望去,只见来人身高两米,红脸长须,丹凤眼,卧蚕眉。
张昊眼前一亮,心想这关二爷的形象倒是没错了,不由得开口唤道:“那位壮士,难道是关羽关云长?”
关羽听得张昊的话,面色突变,心想:我本是犯了命案之人,这人竟能认出我,难道是官府中人不成?
想罢,转身就欲快步离去。
而刘备和张飞看到关羽的反应,联想到张昊之前认出自己二人的经过,自然明白眼前这大汉也是当世之豪杰,来不及细想这人为何突然就要离去,张飞开口说道:“既然张小兄弟识得壮士,必为当今豪杰,不如一同吃酒如何?”
听到张飞的话,关羽转头看向桌旁的三人,见他们并无恶意,这才戒心稍懈,来到桌前坐下,说道:“关某正是关羽关云长,不瞒三位,吾乃命案在身之人,本以为这位小兄弟认得关某,当是官府中人,但见三位乃志士之相,故此前来一叙。若三位想押解关某去官府投案,关某自认识人不明,听候发落。”说罢,关羽闭目不再言语。
听完关羽的话,张昊一阵苦笑,自己认出关羽一阵激动,倒是忘了他杀过人这一茬,反倒让关羽心生嫌隙,于是开口解释道:“云长兄不必多虑,家师曾言:‘关羽关云长,义薄云天’,能得家师如此评价之人,想来杀得也是该杀之人,我等又如何会送云长兄去投案。”
关羽这才完全放下戒心,睁开眼说道:“既是如此,关某叨扰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