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堪舆谶纬(1 / 2)
次日,刘表一早就走了,和袁术一样连个招呼都没打,同样是留下宿费。刘表迎着阳光走在官道上,道路两旁的麦子随风而动,他回头望了望横路亭,开口感叹道:“藤溪山水趣,曲流生太极。漫步行两仪,此地有王气。”
“家君好兴致啊,小人冒昧,敢问此诗何解?”阿福问道。
“福啊,你跟随我也不是一年两年了,这悟性啊...”刘表笑笑。
“家君,你就告诉俺吧。”
“横路此地,山环水曲,亭南藤溪破开那里的山丘,形成‘太极’之地形,藏风得水,浑然天成。”刘表抚了抚短须道。
“家君妙哉!堪舆之道又进一层。”阿福执礼恭贺。
“惭愧,惭愧。和庞德公一比,真是萤火岂敢于皓月争辉。堪舆者,堪,天道;舆,地道。精要之髓在于风水也。天道降乘生气也。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刘表一副感叹的样子。
刘表简明扼要地说明了“风水”理论的根本:以“生气”为核心,以藏风、得水为条件,“得水为上,藏风次之。”后世所谓的风水师们的主要工作,便是寻求能够藏风、得水、具有生气的吉地,用于安葬或是修建住宅,以便人们的发展繁衍。
刘表作为儒生为什么会说这堪舆谶纬之道?
因为这种学术是流行于中国两汉时期的一种儒家学说。主要以古代河图、洛书的神话、阴阳五行学说及西汉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说为理论依据,将自然界的偶然现象神秘化,并视为社会安定的决定因素。它适应了当时封建统治者的需要,故流行一时,在东汉被称为内学,尊为秘经。
东汉初年儒家谶纬大盛。东汉光武帝刘秀曾以符瑞图谶起兵,即位后崇信谶纬,“宣布图谶于天下”,儒家谶纬之学遂成为东汉统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高度的神圣性。谶纬与经学的结合,推动了汉代经学的神学化。
谶纬之学在东汉末年渐衰。在隋朝隋炀帝正式禁毁之后,谶纬之书大量散失。谶纬充斥着浓重的神学迷信色彩,注定不能与儒家经典长期并行,很快就从经学中被剥离了出去。但谶纬中并非全是荒诞的东西,其中还含有许多天文、历数、地理等方面的古代自然科学知识。
“家君,那庞德公可是前几月俺们去拜访的那个荆襄名士?他不是不在荆州么?”阿福搓了搓脑袋道。
“然也。可是遇见他的好友‘水镜先生’司马德操,水镜先生说了一些庞德公的轶事....”刘表一副膜拜的样子。
“家君,到底是啥事,可让家君如此表情。”
“岂是汝可知也。”刘表微怒。
“诺!家君息怒,是小的逾越了。”
“好了,走吧,咱们快些赶到京师。”刘表挥了挥手。
不过刘表此时心里有一股说不出的感觉:汝南周氏渊源岐山,周公礼教流芳八百。难道大周八百载王朝气运,还未消失殆尽?荆襄庞德公的天机布局难道遗漏了?吾观横路此地,得“太极”堪舆地势,昨夜查其气息,竟然是五气朝阳。难道有一王者将在此地而出?
有道是:天机不可泄露。这庞德公的天机布局是什么呢?
话要从二十年前说起,荆州襄阳城北三十里的蚬山之巅,一位白发白胡的老人,正迎风挺立,目视苍穹。
茫茫天际,星斗密布,忽地,东、南、西三方天角,各有一道强烈光华腾升而起,仿如电光,划过天际,射向正北面。正北面之中,一颗大如拳的紫色星斗,被射来的三道光华冲击,猛烈摇晃;其光本已晦暗不明,再一摇动,则更显惨淡无光,大有摇摇欲坠之势。
白发白胡老者察此异象,不由猛地打了个寒噤,暗道:北面正中乃主汉室国运之紫微星,南面乃赤色朱雀荧惑星,东面乃青色青龙岁星,西面乃白虎太白星。三星合于一宿,乃奇凶大险之兆,当主国危兵凶,天下生灵涂炭,亦主国将由合而分矣!
白发白胡老者目睹此惊人天兆,不禁仰天长叹道:“哎!光武帝于庞氏一脉有知遇之恩,吾受父亲之训,势须匡扶汉帝刘氏血脉。但其子孙后人却为君非君、为臣非臣,外戚、宦官轮流荼毒苍生,天怒人怨、地火奔腾,终于天现凶象,看来汉室国运,已危如累卵了!当此时势,好教人进退两难矣!天乎,吾将如何是好呢?”
就在庞德公心里震荡之际,正西方距地平线六丈之处,忽地闪出一颗斗大白星,光华灼灼,摇曳生姿,似沉寂已久的顽童,终可现世,欢欣雀跃,大有立刻出手摇撼乾坤,进而令天地翻覆之势。
庞德公察天悉地知人,精通天机之学,他目睹之下,心神不由更为震撼,喃喃的失声道:“唉!不料连司危星亦骤现于世,此星现,则主天子失政。而天下豪杰起兵之兵凶之兆!而太白、荧惑、岁星直犯紫微帝星,三星光华,掩盖帝星,则主天下行将三分!哎,神州大地、百姓苍生,只怕须经历一番血火战祸大劫难也!吾又岂能袖手旁观、坐视不理?虽然天机大势不可逆转,但难道便不可延缓吗?嘿嘿嘿!且看吾等的人谋,是否可与天机斗上一斗上吧!”
庞德公仰天长啸一声,即毫不犹豫,展开绝顶的轻功身法,掠下他隐居数十载的蚬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