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昆明印象(1 / 2)

加入书签

第三十八章昆明印象

虽然是晚清状元出身,袁嘉谷却是难得较为开明的贤德。经济特科状元的身份,也使得他不同于普通的八股学子,思想要宽广得多。

而为官京城之时,编纂史学不说,还一力促成敦煌文物保护,追回部分被外国人意图以废纸价买走的经卷。

而之后任职东南,在浙江提学使,也是颇有清廉善学之名。迫于形势回到云南后,这位晚清遗臣淡然归乡,著书为乐,卖字为生。

原本人在中年,满腔抱负的袁嘉谷,遇到张蜀生后自然是一拍即合。二人促膝而谈,说的尽是些关于筹备学校的事情,资金拨给以及教师招揽与设备购进等,整整聊到半夜,张蜀生才回到客栈,出门的时候,袁嘉谷甚至亲自送到大门外。

对于袁嘉谷的为人,张蜀生是很佩服的,倒不是受他的什么后世声名误导,史料不可尽信,不少高大全的人,历史上的真正面目估计连男盗女娼都不如。

凭的是他一心编纂史学,清廉自好,有一颗朴质却不迂腐的爱国为公之心。

凭的是他以晚清旧臣,状元出身,却甘愿在昆明租房为生,著书卖字,淡然度日。这种人,缺的不是一颗有抱负的心,而是怀才不遇。也许让他跟着自己做什么大事,举什么大旗,那是空谈,但让他当即将筹建的大学校长,那是再合适不过。

一大早,张蜀生遣了一名警卫去帮袁嘉谷办理一些家长里短的事情,方便几日后动身回会泽。又派出了另外一名警卫去四处打听一些关于特殊人才的小道消息。

吃了些简单的早点,甩手出了门,很久没有一个人逛街的张蜀生,觉得连阳光都有些不同。

想想后世大街上,看似那熙熙攘攘,人来人往,实则大多是寒霜冷脸,冷僻自傲的路人,再对比一番眼前这些虽然衣着简朴,面有菜色的人们,却给人一种真实善良的感觉。

“叮叮当当……”载客的黄包车疾驰而过,上面的小铁铃铛发出清脆的声音。

“冰糖葫芦诶~好吃的冰糖葫芦诶!”头裹白巾的老大爷,穿着一间洗的发白的灰衫,身后拖着一群嘴馋的小孩,过街走巷。

“滴…滴滴…”刺耳的老式汽车,按响带着噪音的喇叭,一路驶过,偶尔能看到车里坐着一两个衣着华贵,穿金戴银的妇人,只是不知是名门贵媛还是交际场上一朵花。

“让一让,让一让,水来了,水来了……”赤脚的儿童,缩着身子,提着长嘴铁壶,小心地提着茶水路过。

……

张蜀生驻足街头,感慨地望着这一切,时代赋予的责任,前所未有的重。

沉思间,一个胸前挂着布兜的少年跑过来,脸上有个清晰可见的淤青印子,拦住行人,以哀求的口吻,一个个拉着问:

“先生,买张报纸吧!”

“不看。”

“太太,来一张报纸吧,求求你了,我妈妈都快饿死了……”

“走开走开。”

“这位老板,买一张报纸吧,上面有昆明军政府剿匪的新闻……”

“滚开,老子都快穷死了,土匪算什么。老子还想当土匪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