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难兄难弟(1 / 2)

加入书签

飞跃,神来之笔震寰宇第164章难兄难弟(3146749)。(请记住我)

1943年4月29日,星期四,雨。0m

以意大利外交部长齐亚诺为首的访问团乘坐德国方面安排的火车抵达柯尼斯堡,在世人的印象中,德国人是以严谨、刻板和守时著称的,可一趟全程还不到四百公里的铁路线,要么是轨道故障,要么是发生了碰车事故,最后居然还发生了十年难得一遇的桥梁坍塌,让人不由得揣测这其中的人为因素。可是,如假包换的事故现场摆在那里,意大利人满腹怨言却无话可说。好不容易抵达了柯尼斯堡,却被告知因为接连下了两天雨,前往乡间的道路泥泞难行,若是意方代表执意前往,汽车很有可能在中途陷入泥泞的道路——齐亚诺态度坚决地选择了继续前行。这一次,德国总理故乡的道路总算没有出现极其恶劣的境况,一路上虽然有些小路泥泞湿滑,但在谨慎慢行的情况下,车队也只花费了三个小时抵达马场。

“尊贵的外交部长阁下亲自前来,真是令这座古老的民房蓬荜生辉”

罗根用几个较为贴切的词语描述“蓬荜生辉”,然而从齐亚诺的反应来看,意大利人并没有理解它的含义。

“最近实在有些家务事要忙,真是抱歉得很”罗根客套地解释了一句,齐亚诺倒也是见过世面的人,含糊其辞地问候了一番,接着迫不及待地切入正题:贷款。

自从入侵沙特以来,为了维持数十万人规模的陆军、空军以及海军舰艇的耗费,意大利政府的军费方面开支在三个月内飙升至历史最高点,而空前投入的机械化部队、作战飞机以及海军舰艇堪称油料黑洞,迅速消耗了意大利政府辛苦储备的燃油,而从二月底开始,德国将石油和成品油列入“现货自运”的物品清单,以此限制对意大利的石油出口。缺乏外汇储备和硬通货,意大利转而向远在东方的日本盟友寻求支援,而在三月份,为了换取意大利舰队的参战,日本从南亚调派了一批油船前往意大利,但区区二十万吨石油也仅能够解意大利一时之急。随着燃料短缺的局面再度出现,意大利国内开始限制民用燃油供应,大街上仅有电车还能够运行。若是单单一个燃料问题,意大利国内的民怨还不至于迅速沸腾,为了维系前往沙特作战的远征部队,大批民船被意大利海军征用,加之德美资本在欧洲和美洲联手发难,意大利的海外贸易每况愈下,国内制造的机器、纺织品和罐装食品要么滞销,要么被压低价格导致入不敷出,短短两三个月即对意大利国内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压力,连锁反应迅速体现在了工厂倒闭、工人失业上。更要命的是,德国、美国、法国和不列颠王国又于三月底在伦敦签署了《四国经济贸易协议》,降低减免货物在四国之间流通的关税,放宽了资本流通的限制,从而使不列颠和法国的对外贸易与国内经济出现了强劲的复苏。此消彼长,意大利在军事经济政治方面的极度被动终于引发了在野党和民众的反战抗议潮——尽管他们中的许多人在三个多月前是坚定支持出兵沙特的,但沙特王国的“土著军队”出乎意料的坚挺导致意大利军队陷入了海外战争的泥潭,现实的利益使得他们迅速转变立场,强烈要求墨索里尼政府退出战争寻求和平的发展环境。

虽然国内的大规模抗议还没有直接威胁到自己的总理位置,墨索里尼却忙不迭地派遣齐亚诺出使日本,试图从盟友那里获得更多的支持。自从1941年以来,日本先后夺取了菲律宾、东印度及原属英国的南亚殖民地,但它的家境并没有达到“暴发户”的那种程度。对美作战,最大的贸易通道就此闭塞;在弗里克-罗根政权上台之前,日德虽保有同盟关系,但苏德战争的牵制使得德国在机器设备方面也仅能给予少量的支持。单独依靠日本有限的国内资本和工业实力,对东南亚和南亚占领区的开发距离预期水平甚远,石油开采量甚至还没有恢复到战前的百分之六十,而庞大的联合舰队东征西战加上国内工业的需求,在美国潜艇大肆活动之前也就勉强够维持自身的运营,沙特战线的开辟给了美队重回南亚的绝佳理由。在德国的暗中帮助下,美国海军的潜艇部队在南太平洋和南亚地区获得新的补给维修基地,仅1943年的头三个月,南亚和东南亚航线被击沉的日本商船就达到了一百三十余艘,登记吨位超过了一百万吨,这样的损失对于鼎盛时期的大英帝国来说或许还能够承受,但资源匮乏的日本就不一样了

“贷款?”罗根故作惊讶,“抱歉,我想如果我没有理解错意思的话,阁下是说意大利政府打算以交战国的身份向中立国借款?”

在“现货自运”的中立政策下,向交战国贷予资金自是不被允许的,可德美两国却借着这个帽子做掩护大搞秘密交易,意大利人对此也有所了解,然而除非拿出确凿的证据,否则这些是拿不到台面上来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