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五章 火箭基地(1 / 1)
实际上陆军之所以大张旗鼓的对海军发难,也有掩盖自己过失的想法。毕竟倭国并无空军编制,那些陆上航空队是编制在陆军序列中的,北面遭到对方空袭完全是陆军的战败。
陆军对海军发难这件事情闹得很大,甚至惊动了陆军宿老山县有朋,在他的强烈要求下,海军只好对此事展开调查。土屋金光中将被免职已经是板上钉钉的,多名海军高官被追则,替死鬼舰长被枪毙的也不在少数。属于海军的内阁首相山本权兵卫根基被大大动摇,倭国本就不和的海陆军之间,间隙越来越大了。
西特军仅仅出动了空军,就让倭国海陆两军损失惨重,甚至到了难以承受的局面。面对这种情况,倭国政府就算想要强硬,也是难以为继的。何况关东大地震刚刚过去,关东平原东部成了一片废墟,急需大量资金注入重建。
远东两大工业区几乎被覆灭,人口损失超过十五万,如果继续打下去,倭国唯一的大陆支点远东地区,很有可能被对方攻克。在这样的情况下,那区区七百死难者的赔偿就相当普通了。
倭国政府和军方都已经意识到,倭国还不具备摧毁西部特区的能力,他们必须暂时忍让,等待下一个机会的到来。无奈之下,倭国政府向华兰国发出正式照会,声称将严惩行凶者,同时给予其家属相应的赔偿,倭国愿意向华兰国郑重道歉,同时保证此类事件不会再发生。
当然倭国的屈服仅仅是面对华兰国的,对于数千高丽人被杀,倭国认为是理所当然的。高丽已经成了倭国殖民地,杀死几个奴隶似乎没有多少心理负担。倭国这种区别对待的做法,极大激怒了高丽人,不少中立态度的高丽人借此看穿了倭国的丑恶本质,他们很快转变思想投身到了反抗斗争之中。
原本就一直没有被剿灭的北高丽义兵人数大增,他们在安终根的率领下声势越来越大,游击区几乎扩展到了整个北高丽的山区。安终根在高丽人中声望极高,如今其义兵势力又异常强大,他很快就成了高丽人心目中的领袖人物,成了倭国殖民政府眼中最大的隐患。
好在安终根的部队在整个北高丽山区来去自如,能够获得来自西部特区通过长白山区进行的补给,让他们没有被消灭的可能,倭国人也只能继续头疼了。
这次大战获胜,让全世界都对空军的作用有了颠覆性看法。高射炮、高射机枪和新式军用飞机的研发成了热门,各国都对此加大了投入,就连倭国也不意外。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西特军也同样不会止步不前,战后召开总结大会已经成了军内传统。各部空军拥有更加详细的作战数据,能够更有针对性的对武器进行改造。赵守宏首先提出了加快各种口径高射炮及空爆炮弹的研制要求,同时在此次战斗中发现,7毫米口径的空一型航空机枪已经不适用了,因此枪械研究部门要立刻开始大口径航空机枪及高射机枪的研制。赵守宏在会上给出了指标,使用全金属下单翼的新型战斗机,十五毫米口径的机枪,以及可以装载大量机枪,拥有自我保护能力的超大型轰炸机。
各国的研究方向不一而足,但新式武器发挥出功效要在下一次战斗中了,至少此次并不算正式开战的战斗,让西部特区赚足了便宜。此次单纯以空军进行的作战,让西部特区借着关东大地震的机会,不但有利削弱了倭国赖以生存的海军,以及其在远东建设的工业力量和移民数量,还让华兰国内成功的对倭国产生全民性仇视心态,为将来对倭作战奠定了思想基础。
这次西部特区能够仅以空军的微小代价,取得了对倭国的胜利,避免华兰国遭受再次入侵,大涨了民心士气。各地百姓也有了一种感觉,似乎华兰国的领导者并不在北华城,而是在蜀都城一般。
华兰国每次对外遭遇危机,都是西部特区一力承担,而且每次都能赢得辉煌的胜利。反观北华城政府,虽然一直自诩为中央政府,却只是专擅于内战而已,这样的政府任何百姓恐怕也不会有好感的。
在不自觉之间,西部特区成了华兰国天然的保护神,北华城则被大家所鄙视,连带着各地军阀包括粤东的革命军政府都被大家看低了一线。在经历多次对外战争,以及多年为自己树立良好形象的努力之后,赵守宏终于在形象上开始隐隐超越孙文海,成了华兰国第一人。
声望在国内一时无两,赵守宏却没有多少倨傲的感觉,他依然是那个为了国家发展禅精竭虑,时不时还要在科研方面做些贡献的总领大人,此时赵守宏就在太空医院附近的海子山上。这里是一片广大的发射场地,安装着奇怪的巨大钢架,而在发射场边缘的一片坚固堡垒中,赵守宏正坐在最新的彩色电视机前,看着上面不算清晰的画面。
实际上赵守宏所看的应该算是显示器,因为那个彩色显示器中所显示的并非电视节目,而是发射场中间那高大钢架的现场情况。在三个小时之前,一枚高大的火箭已经安装到位,不少人正在围着它反复检查,生怕出现什么问题。
此刻坐在赵守宏身边的是火箭项目的主要负责人罗伯特戈达德,旁边还有一些他的学生和工作人员,不过那些人都是清一色的华兰人。看到赵守宏注视着屏幕中的火箭,罗伯特戈达德解释道:“总领大人,我们在之前已经进行了六次单级火箭试验,其中五次成功,这是我们第一次进行二级火箭试验,应该没有问题。现在工作人员正在为火箭加注液氢液氧燃料,大约十分钟内就该结束了。”
赵守宏点了点头道:“非常好,我相信在您的努力下,火箭技术会很快成熟的,未来人类进入太空就靠它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