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三十一章 出人意料(2 / 2)

加入书签

阿里达理连忙上前来,看了看地图,指着一个叫嗦里迷的地方道:“按时间算,他们应该已经到嗦里迷了。”嗦里迷,与哈密力一样是西辽的一座重要城市,位于曲先和和州之间,就是现在新疆境内的焉耆回族自治县。

耶律大石的目光落在嗦里迷上,皱眉道:“你说阿里代伊他们能否及时赶到和州?”

阿里达理道:“这肯定没有问题!”

耶律大石点了点头,道:“也许吧。那么阿里代伊他们到了和州,能否守住和州呢?”阿里达理道:“这肯定也没问题!哈密力失守,应该是被燕云人打了一个措手不及的缘故,我们不知道他们有威力更加巨大的大炮和那种什么怪物。如今燕云人已经没有秘密了,绝不可能像攻破哈密力一样一举攻破和州!”

耶律大石点了点头,思忖道:“现在最关键的并不是和州,而是金兀术的动向!金兀术他究竟想要干什么呢?如果金军现在出兵南下,那么整个局势便还在我们的掌控之中!如果金兀术在得到呢哈密力失守的消息之后,就算想要坐山观虎斗坐收渔利,恐怕也坐不住了吧!”言念至此,耶律大石的心里突然有了一个计策:如今不管金兀术打的是什么主意,终归是要捞取好处。如果己方大军主动后撤,把和州等地都让给燕云军,金兀术肯定就坐不住了!

耶律大石觉得这个计策十分可行,然而要他主动放弃那么大片的领土,心里还是有些障碍的。犹豫了片刻,最终还是理智战胜了感情,对阿里达理道:“立刻把米尔斯的信使给我带回来!”

阿里达理不明就里,却也没有多问,当即应诺一声奔出了大帐。

不久之后,还在准备干粮清水换马的信使便被阿里达理带回了大帐。耶律大石走到信使面前,将自己的一枚令箭交给了他,吩咐道:“我有一个计划,你以最快的速度赶回和州,传我旨意,令米尔斯即刻放弃和州,大军退入合喇山据守。”信使吃了一惊,满肚子的疑问,可是位卑职小的他哪里敢询问,当即应了一声,双手接下皇帝的令箭,奔了下去。

阿里达理忍不住问道:“陛下,为何要放弃和州?若是放弃了和州,整个阴山地区岂不是都被燕云人占领了,这对我们大大地不利啊!”

耶律大石皱眉道:“现在最大的问题还不是燕云人,而是金兀术!若不能逼金军尽快与燕云军全面交战的话,我们的头顶总好像悬着一把利刃,随时都会砍下来似的!我放弃和州,便是要让金兀术看到,燕云军正长驱直入占领土地!不管金兀术打得是什么主意,终归是想在这场大战中捞取好处!只要他看见燕云军在我们的国土上长驱直入,定然会坐不住的,进而率领大军南下。哼,他想要坐山观虎斗,我便将计就计,让他们打去!等他们打个两败俱伤,我再来收拾残局!”阿里达理明白了,不过却觉得陛下的这个计划实在是有够冒险的。

耶律大石看向阿里达理,道:“立刻派快马信使传令阿里代伊,要他不要再继续前进了,退到嗦里迷防守。另外再传令粘拔恩等部,立刻集中兵力与也迷你看,其他的地方就不要管了。”阿里达理应诺一声,奔了下去。耶律大石口中的粘拔恩等部落,是西辽东北的几个游牧部落,也就是汉朝时期所谓的白匈奴之一,地区大概在现在的巴尔喀什湖到蒙古国之间,还包括了蒙古国西边的一点土地。这些游牧部落相对独立,却臣服于耶律大石这位西辽皇帝,接受他的命令,为西辽打仗。当然,仗也不是白打的,他们参战的代价便是可以任意掠夺攻陷区的财物以及女人和奴隶。

米尔斯退入和州之后,准备死守城池。然而面对拥有巨炮怪兽的燕云军,米尔斯根本就没有信心守住,他现在考虑的不过是能够多守住一些时日罢了。城中各种关于燕云军的可怕流言甚嚣尘上,军民惶恐无已,士气低落,这无疑让本就不好的形势更加雪上加霜了。

这天中午十分,米尔斯接到报告,说燕云的骑兵部队出现了。米尔斯赶紧奔上城墙朝城外望去,果然看见天边尘头大起,而且隐隐有滚雷的声音随着东方飘来。燕云军已经来到的消息立刻在城中传开,本就惶恐不安的气氛更增加了一分慌乱。许多百姓拖家带口奔到城门口想要逃走,可是城门却紧闭着,任何人都不准离开,焦躁的百姓控制不住情绪叫骂起来,一时之间巨大的喧嚣声响彻城市上空。百姓们越是叫骂情绪越激动,看这情景,若是任由发展下去的话,只怕百姓们就要和城门的守军发生冲突了。

米尔斯得到手下的急报,吃了一惊,当即奔到聚集了最多百姓的西城门楼上。眼见城下人头攒动,一片喧嚣,不由得面色微微一变。当即冲聚集在城下的百姓们大声吼道:“都安静!”然而百姓们都在激动地叫喊,哪里听得到他的声音啊!

米尔斯见自己的叫喊没有起到任何作用,眉头一皱,连忙令城墙上的鼓手擂响战鼓。顷刻之间,轰隆隆的战鼓声大响起来,巨大的战鼓声瞬间便压制住了城下百姓们的喧嚣声。正在叫喊着要出城的百姓们骤然听见城墙上战鼓声大响起来,都不由得心头一凛,喧嚣声渐渐地停了下来,都不知所措的朝城墙上张望,很快,现场便只有城墙上的战鼓声了。

米尔斯见百姓们终于安静了下来,便下令鼓手停止擂鼓,随即冲城下的百姓扬声道:“大家不要惊慌!陛下的几十万援军就要来到!那时我们不仅会安然无恙,还能够一举消灭城外的燕云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