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银鎏金凤簪(1 / 2)
“所以呀!苗总你就别惦记我这两件小玩意了。”王军笑道。
这女人跟着要来,其目的性非常强,王军怎么能什么都不知道?
他看向杨奕:“老弟,你那笔筒什么来历?”
作为一个深入了解杨奕的人,王军可不认为杨奕是随便拿的。那笔筒,必有蹊跷!搞不好,就是一件宝物。
笔筒是搁放毛笔的专用器物,它的材质有镏金、翡翠、紫檀和乌木,现在我们能够见到的传世器物,大多是用瓷或者是竹木制作的,具有收藏价值。
当然,陶瓷的笔筒通常就比较值钱。毕竟那是瓷器的一种,也不缺乏一些精品。去年,他就在羊城的一场拍卖会见过,那是一个清朝粉彩的笔筒,还是珠山八友的作品,拍出六百多万的天价。
“竹笔筒我比较少见。”王军说道。
笔筒是中国古代除笔、墨、纸、砚以外最重要的文房用具,大约出现在明朝中晚期。笔筒因使用方便,很快就风靡天下,至今仍盛而不衰。
苗霏也看过去,发现那竹笔筒外貌丑陋,跟她想象中的古董相差太远,直觉不会很值钱,兴趣顿时失去了九成。
“明代以前传世的竹刻器物甚少,一则是缺少知名的刻工,二清花梨嵌百宝笔筒则有些器物上没有刻工姓名,加之竹制品本身不易保存,难以见到出土之物,故具体年代极难定夺。”杨奕也说道。
而他手头这个,就是明朝中期以后的产物。
明代中叶之后,竹刻名家辈出,竹刻器物由实用型开始向实用和欣赏二者兼备的类型转变,竹笔筒也在此时应运而生,并逐渐成为收藏者的心爱之物。
“不怎么好看。”苗霏坦白道。
“哈哈!苗总虽然是行外人,但你说得没错,我也不太喜欢这种东西。”王军也哈哈大笑。
杨奕苦笑一声,这两个人评价得还真不客气。
“这不是庐山真面目!”他解释道。
“哦?”
“呃!”
王军跟苗霏的笑声都戛然而止,愣愣地看着杨奕,又望了望那笔筒。
杨奕将笔筒递过去,让王军认真鉴赏。如果真就是这幅寒酸的模样,杨奕也不会拿。他也是发现了点东西,觉得不同寻常。至于会是什么宝物,他也暂时不知道。
竖眼的功能,他一直都没有动用。这种地方来一次不容易,他不想浪费掉竖眼的宝贵时间。
王军接过来,翻看了好几分钟,真没发现很特别的地方。
“看不出来。”王军也不得不承认,自己的眼力比起杨奕相差甚远。
“你主要看笔筒上面的切口,有层次很分明的两层,它们属于不同的材质。”杨奕指点道。这一点还是不难看出的,当初刚一看,就看出了笔筒其实有两层。
这么一说,就连苗霏都凑过来。她不懂古玩,却也分得清楚,确实有不是很明显的两层。当然,在专业人士的眼中,那就是很明显了。
“真的呀!”苗霏吃惊地说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