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7 缘由(1 / 2)
一亩地能产一千多斤的粮食,省着吃够养活好几个人了!有了这么好的粮食,将来还会有人挨饿吗?
“老天爷,我第一次看到这么高产量的庄稼,阿弥陀佛,咱们有福了。以后不怕饿肚子了,要是以前有这种好东西的话,我娘也就不会饿死了。”有一个女人抑制不住的开始哭了起来。
十年之前,澜城大旱,当时好多人吃不上饭,最后饿死了,而她就是眼睁睁看着他娘饿死的,这么多年,虽然嘴里不说,但心里一直都记得。
这会子被她这么一说,好多人都想起来当年自己家里经历过的凄惨。当初澜城周围不知道死了多少人,这些人家中或者亲戚朋友总有饿死的,因此,家家都有一段心酸。
澜城周边土地虽然多,却都是不怎么长庄稼的。辛辛苦苦一年下来,交了税之后,自己家连果腹的粮食都不够。大旱之年,少不得就有人难以果腹,连地里的树皮草根都不放过,却依然不能保证活命。
而且,十年前的那一场大旱,是从春天一直延续到了夏天,夏粮绝收,秋粮基本绝收,今年虽然一样大旱,但持续的时间比较少,且夏粮已经收获了,损失的只有秋粮。
再加上当初澜城知府居然将官仓打开,而官仓的这些粮食又在实际中被人抢走或者流入市场,因此,倒是没发生大规模饿死人的事。
姜微澜就这么眼睁睁的看着这些人忽然都开始哭了起来,她茫然的看看从善和从琳等人,想问问他们,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但是,这几个人都是她从京城里带回来的,哪里知道此时发生了什么。
最后,还是李先生过来说道:“小姐有所不知,十年之前澜城曾经发生过一次大规模的干旱,当时的澜城知府不光不开仓赈灾,反而隐瞒灾情,对朝廷上报丰年,当年的税一点都没少,澜城知府为了自己的政绩,甚至增加了税收,因此死了很多人。”
李先生简单的将当年的事情说了一遍,姜微澜这才有些明白了。
“这么说起来,这一次澜城知府逃走,倒也算阴差阳错的好事了,总比继续危害乡里要好啊。”姜微澜有感而发。
当初澜城知府周如敬如果不是及时逃跑,而是让人镇压的话,或许有很多人已经死了。
“小姐你看,他们此时肯定在想,如果当初有这么产量高的粮食的话,肯定不至于饿死那么多的人。”李先生叹了一口气说道。
他们家好歹还算有些家底,当初才家里一个人都没死,都保全了下来。但是,王先生的妻子就是在那时候离开的王先生,之后,王先生的小儿被饿死在家里,由此导致了王先生一辈子的悲剧。
“等土豆在西北推广开之后,就不会在发生这种事儿了,李先生你看,今年大灾之年,天气干旱,可是土豆的产量也很不错,要是种到其他旱地里,只要稍微有点儿雨水,就能长成,即便是没有这么好的产量,可也比其他的庄稼要好很多。”姜微澜意味深长的看看满地的土豆说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