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5%的股份(1 / 2)
颜滟这次回国,家里的情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简单地来说,颜滟现在已经成了“有钱人家”的孩子了。
颜达邦夫妇将手上15%的股份,留给了一直跟着自己创业的技术团队。
把80%的股份,出售给了温州另一家知名鞋机制造企业。
颜达邦自己留了5%的股份,准备开始做一个悠闲且不问经营的董事和技术顾问。
颜滟从墨尔本回来的时候,颜路机械的生产线,已经开始逐步从市区搬到新东家所在的工业区。
颜滟从小在厂里长大,怎么都会想要在工厂搬走之前,再回去看一看。
九十年代初,颜达邦招揽的那些大学毕业的机械人才,全都是看着颜滟出生和长大的叔叔伯伯。
那个时候,大学生还是香饽饽,毕业的时候都是包分配,拿“铁饭碗”的。
“叔叔伯伯”的同学们,全都分配到国营大厂子里面去了。
愿意在包分配的年代,“屈尊”到温州的民营小厂子来的工作的,全都是当时比较有冒险精神的人。
事实证明,对于这些人来说,他们的冒险是非常成功的。
相比于那些去了国营厂长最后又下岗的同学,颜达邦公司的技术骨干,在温州这个房价高的离谱的城市,个个都是有房有车有存款的。
当年笑这些叔叔伯伯“没脑子”的同学,如今肯定不会承认自己曾经说出口的话。
颜达邦夫妇至少还需要花一年的时间,完成经营权的过渡。
交接完成之后,便要开始着手卖地。
等处理完土地,颜达邦和路冰然就可以开始悠闲的退休生活了。
至于为什么需要花一整年这么长的时间过渡,只要有创立过成功的企业,并且最终被收购人都很容易理解。
很多被上市公司收购,或者自己本来就是上市公司的,在收购的谈判完成之后,创始人都是要被锁定三年,至少也要两年的。
一个公司最重要的是资产是人员和渠道。
创始人一拿到被收购的钱,人就走了,团队跟着散了,渠道可能都没有来得及对接上。
这样的话,买的人,就等于是买了一条机器生产线。
颜达邦夫妇这么多年奋斗的价值,就几乎可以说是不复存在了。
有些以创业为职业的人,确实是不太在意自己的“价值”,只要能把公司转手,钱一到手,能多快离开就多快,对公司的未来压根就不关心。
但这显然不可能是颜达邦夫妇对待自己一手创办的颜路机械的方式。
收购颜路鞋机的公司,之所以只需要颜达邦夫妇继续运营一年而不是两三年,是因为那家公司本身也是做鞋机的。
更为重要的是,颜达邦主动而且免费地把自己手上15%的股份送给了技术团队。
在这样的前提之下,技术人员在颜达邦夫妇“退休”之后就出走的可能性也比较小。
再加上,颜路鞋机是被良性并购,并不是有人恶意收购,跟着颜达邦一起打拼到现在的人,也不会有那种,如果颜达邦夫妇是被迫离开的,就“誓死相随”的情怀。
总之,温州人做生意,讲究和气生财,共同致富。
不会因为相互之间做的是同样的生意就觉得要竞争个你死我活的。
国内的市场做完了,就一起做到国际上去。
共同努力,把盘子做大,有钱大家一起赚,才是温州人做生意的理念。
就算卖个小小的打火机,温州人也能卖出高达全球70%的市场份额。
打火机,毫不起眼的一个小东西,但能拿到全球70%的份额背后,同样有着一个巨大的商业联盟。
温州人最不怕做小东西,纽扣也好,打火机也好,把全世界的市场都踩在脚下,再小的东西也会焕发无穷的生命力。
颜达邦和收购方,本来就是“兄弟”关系。
颜滟让颜达邦帮她把欧洲的渠道留着。
↑返回顶部↑